“戏,何以中国?” 专家探讨中国戏的文化品性和美学特质

来源: 人民网 2023-08-16 15:23:31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刘颖颖)以京昆为代表的中国戏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理解中国戏的文化品性以及与其相应的美学特质?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书《中国戏七讲》,从不同角度畅谈对中国戏的文化和美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戏。

在《中国戏七讲》作者、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楯看来,中国戏接续了自诗经以来诗、词、曲一脉相承的“兴发感动”的情感抒发方式和记述传统,以一种“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的文化主题,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经验和心灵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认知、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这种文化品性,使其能够打破雅俗之间的界限、庙堂乡野之间的藩篱,成为传统文化中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孙歌认为,中国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其文化精神已然深入到中国人集体记忆和文化血脉当中。今天的人们,即使不具备戏曲的基本知识、不熟悉戏曲的基本主题和经典剧目,但仍然能体会到一种伦理的、审美的、生命层面的共鸣。

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虽都被称之为“小道”,但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却说“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指出戏曲绝非仅仅只有博观众一笑的娱乐消遣功能,其人文精神实与正统文学之诗歌、史传相通。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杨念群也认为,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娱乐和审美形式,更兼有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从《文昭关》(先秦伍子胥故事)到《红鬃烈马》(唐代薛仁贵王宝钏故事),到《四郎探母》(宋代杨家将故事),再到《游龙戏凤》(明代正德帝与民女李凤姐故事)……戏,在为一代代观众演绎舞台上历史中人的悲欢离合的同时,也为台下中国人架构起了一条长长的历史谱系和脉络,实现了历史信息和历史观、价值观的传达。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