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洛阳美丽老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24-03-05 15:13:14
倒盏村位于伊滨区诸葛镇南部,是一个利用万安山荒山沟域土地资源、自然风貌、农业产业基础,通过挖掘村落乡土文化和河洛民俗餐饮文化、传统手工文化,将生态种植、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乡村旅游融合为一体,发展形成的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
倒盏村于2016年底启动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2017年10月完成一期规划的核心建设项目,一期完成投资2.78亿元,对外试营业后,一举成为洛阳沟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旅游业的一颗耀眼新星,当年吸引观光、休闲游客200余万人,创造营业收入3700万元。
2019年底,倒盏村在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被授予“中国最美乡村”称号,倒盏村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全国优秀农文旅基地、2019年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休闲农庄、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洛阳市沟域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倒盏村还被列入洛阳文化产业2018-2020行动计划内的重点项目,成为伊滨区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2022年倒盏村被评定为国家级3A景区。
倒盏村从一个荒山沟变成生态优美、人气火爆、业态多样的田园综合体,不断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央视七套乡土栏目以“倒盏村的致富路”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宣传,其建设经验和做法对于偏远山区尤其是沟域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为农业综合开发、提升转型、提质增效、产业振兴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
规划和设计
倒盏村项目由北京清华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洛阳美丽老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实施。
倒盏村南依万安,北眺伊水。现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主要有清末民初民居建筑6000余㎡,依山就势,取法自然。倒盏民俗村占地在荒山沟域地带,沟壑纵横、灌木丛生,传村民自明代迁徙此地距今已有600余年。村内房屋,依山就势,参差不齐,而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功能齐备,布局合理。该村结构功能布局精巧合理,功能齐备。村内3条街道,蜿蜒崎岖,但功能清晰。分为作坊街,内有面坊、油坊、酒坊、醋坊、铁匠铺、织布坊等;特色餐饮街,内有数十家代表河洛民间精品美食的商铺;水席街,内布十八道水席菜品作坊和店铺;点缀在街道宽阔处的有村民广场、戏楼、廊桥、茶台,适应了村民生活娱乐各种需求。倒盏村挖掘明代迁徙村落的文化,再现前人农耕生活和民俗,与龙门山脉山地村庄相吻合,乡村韵味十足,成为近郊人寄托乡愁之地。
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
目前景区内开发建设的旅游体验项目主要分为以下6大类:
1、生态农业种植、精品农业种植以及共享农业种植项目。主要有牡丹园、草莓园、佰果园、火龙果园等;这些项目构成景区生态景观主体,可供游客观赏、采摘、农事体验等。
2、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主要是倒盏古酒坊灯传统手工作坊。开发挖掘传统的民间工艺,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民俗美食项目。主要是民俗餐饮街,是一期景区的核心项目。汇集民俗小吃、河洛美食300余种。
4、民俗游乐项目。有30余种游乐设施与项目,包括奥斯陆滑雪场、4D玻璃桥、玻璃水漂流、观光蒸汽火车、摩天轮、空中飞船、网红滑道、网红滑草、民俗游乐场等。
5、配套民宿项目。主要包括四合院民宿等特色住宿项目,是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6、彩灯项目。近几年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客流量呈逐年下滑趋势,通过多次到四川等地考察,倒盏村最终决定引进自贡彩灯项目《神都灯宴》。《神都灯宴》紧紧把握文旅4.0时代消费端需求开发,以大格局、大视野、大制作为原则,以“国花”国灯”“国潮”为三大核心,打造具备全年全域全时特征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文旅融合型夜游项目,建设国家级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塑造洛阳夜游标杆,建成“年轻人向往的地方”以及“合家欢聚的好去处”。
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浓墨重彩,洛阳人民的饮食文化和一座城市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其中饮食习惯,特色民俗、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洛阳民俗饮食文化。
倒盏村的美食街汇聚了手擀面、牛肉汤、顾县肉合、烫面角、栾川豆腐等极具特色的洛阳民间美食的精华,浆面条、糊涂面、不翻汤、手工石子镆、手工麻球等传统美食在这里都能看到,成为洛阳民间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
同时立足豫西农村建筑风格和河洛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依沟壑地形精巧布局,在村内打造建设了传统作坊街、特色美食街、汤街、回民街、洛阳水席街等特色街巷,把洛阳及豫西地区居民最熟悉、最能唤起记忆的文化元素汇聚一地。
服务质量和体验
倒盏村积极开展争创3A级景区建设活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景区高标准规划设计景区的道路、公厕、栈道、垃圾箱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设施;根据景区地形聘请洛阳规划设计院单独设计排水管道设施,避免造成污水横流的问题。景区铺设3000多米污水处理管道,修建景区道路4000余米;建设公厕5个、第三卫生间1个,建设500余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修建各种民俗舒适的休息设施十几处,基本形成管道处理全覆盖。
在管理方面,景区始终把“文明诚信经营”作为管理发展的核心理念,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将其贯彻到景区的方方面面。景区在2018年11月顺利通过市专家组验收,成为3A级乡村旅游景区,同时也以卓越的市场经营业绩成为洛阳市文化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休闲农庄。
管理、合作和创新模式
景区建立健全内部运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村内商户业态价格,在商户中大力倡导尊法守法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建立专业的运营监管队伍,定期检查商户经营活动。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实行精细管理。设立投诉中心,游客救助站,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实现安全出行、文明旅游。
倒盏村在管理运营方面,实行公司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行发展,独立经营,独立核算,项目参股,合作分成的形式。这种形式保证了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收益的稳固稳定和较低市场风险,也赋予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和积极性。
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
倒盏村把吸引乡村农民参与作为突出任务,积极开辟途径,创造机会,吸引周围农民、返乡务工以及农民企业家参与其中。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从繁重农活中解脱出来,减少低效的资金投入,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实现稳定的收入。
景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当地村民和低保家庭提供减免保证金等措施,提供经商创业便利。景区招聘用工,百分之九十以上从所在乡镇和周边村庄的农民中招录,直接和间接用工达1000余人,景区及所属项目年支出工资3000余万元,加快了农民致富增收,有力促进了伊滨乡村振兴。2018年,景区还被确定为伊滨区诸葛镇精准扶贫项目到户增收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对其他乡村的借鉴意义
倒盏村的建设是围绕荒山沟域土地资源开发展开的一种积极的探索,为偏远山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其示范引领意义巨大。其发展过程,不仅改变了荒凉寂静的山区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更加快了农业农村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使人看到了贫瘠荒凉资源不一样的开发路子,增强了信心和干劲。
展望和期待
未来,倒盏村将按照洛阳市委沟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抓住城乡融合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好万安山休闲农业区-万安山小镇建设规划。以生态保护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适度进行休闲农业开发为建设原则,大力发展民俗、非遗、民宿、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逐步增加完善夜间休闲项目,拓展扩大绿化、亮化面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带动地方经济的能力。
结语
从倒盏村的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发展经济必须遵守遵循党和国家政策,不能怨天尤人,不能妄自菲薄,要树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从自身现实资源入手。偏远山区不起眼的沟沟坎坎、林木荒草、小河小溪,同样是能产金银的资源。
二、要科学规划,坚守生态底线。规划的引领,能够保证开发主线和方向一以贯之,持续推进,生态底线是长久的保障,任何时候不能放松。
三、要走产业融合发展路子,特别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要引入文化、旅游等三产生产要素和互联网等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实现优势要素快速聚集共享。
来源:洛阳美丽老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编辑:杜伟琳
主编:王岳
监审: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