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农视网 2024-05-31 15:56:0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问
&
解答
Answers
网友
网友提问:
为什么明明有很多事要做,但就是力不从心,一动都不想动。
是我太懒了吗?但有时候也真是觉得自己太累了。
本期心理师
萌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萌主解答:
要做的事很多,但就是行动不起来。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懒惰,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身心透支,能量匮乏。
能量不足,既包括身体层面的疲惫,也涵盖心理层面的匮乏。身体层面很好理解,或许你原本就体质不佳,或许你曾经健康,但如今已过度消耗。
做任何事,不仅需要体力支撑,也需要心力驱动,例如意志力、忍耐力、自制力等。心理能量匮乏,或许是因为你本就心力不足,但在现代社会,更可能是被外界的重重压力和自己内心的种种期望所透支。
所以不妨把懒,看成一个身心需要休息的信号。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现在有些孩子一直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但毕业后就忽然宅在家。就是因为他们一路被“鸡”,硬撑着上完了学,身心能量就消耗殆尽了。
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自我批判。当发现自己总是有心无力时,不要自责。
此时,我们要意识到,当我们已经什么都不想做时,意味着我们正处于低谷之中。越是在这种艰难的时刻,越要避免对自己落井下石,而是要多理解、支持、善待自己。
其次,我们要接纳自己。不管外界怎么要求,自己有什么愿望,都要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例如,当我们的脚受伤时,我们都会接纳受伤这个事实,并且尽快去治疗,痊愈后才会开始运动。当我们身心能量不足时,也要像对待受伤一样,该躺平就躺平,调理身体,休养生息。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
最后,我们要学会降低目标。既然身心能量不足,那就要节约能量,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当前最需要完成,或自己最想做的一两件事上。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而是让自己先动起来,再持续下去。
很多人都以为,对自己要求越高越严,自己就能变得越好。例如把网名改成“不瘦十斤不换名字”等。其实,这样过度地自我鞭策只能激发出短暂的动力,一旦透支,只会“瘫”得更久。
当然,懒并非只有这一种原因,每个人都可能会暂时陷入懒惰的泥沼,逃避困难,放弃成长,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此时,我们需要推自己一把,让自己行动起来,向着更好的未来继续前进。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努力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一颗种子,只要条件适宜,总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我们要相信,生命自有其向上的力量,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会绽放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文末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E
N
D
(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收看收听更多《阡陌的述说》文章,请关注农视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来源 | 农视网(ID:nongtv)
作者 | 萌 主(国家心理咨询师)
设计 | 贺 臣
图片 | 千图网
主播 | 辛嘉宝
摄像 | 梁贵权
编辑 | 李 滟
责编 | 康轩山
主编 | 张 玮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