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爱武城 2024-12-12 10:38:12
从沿街小作坊到形成暖通空调产业集群,再到蜚声海内外,一个小镇也能因为一项产业,一举成名。每一次转变都像是站在了“风口”上,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产业升级。今天,记者带你了解武城县鲁权屯镇这座“追风”小镇的产业“焕新”路。
“咱准备投资两条数字化的生产线,生产空调通风设备这一类,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产能……”贯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说。
在鲁权屯镇中央空调创新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企业正在规划自己的新厂房,该项目占地243亩,一个乡镇为何要建设如此大规模的产业项目?
“新建区70%用于安置,剩余30%作为滚动更新的先行区,将‘小、散、乱’游离资源统一整合入园,培育新的中小企业‘孵化器’,‘产业发展增长极’。”鲁权屯镇副镇长王泽彬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鲁权屯镇暖通空调产业就开始起步,有相关企业5000多家。然而,一台暖通空调有3000多个零部件,主机等核心产品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生产,像贯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风机风阀末端产品制造企业就有500多家。
存量时代下,面对企业竞争内卷与同质化挑战,出路在哪里?
鲁权屯镇紧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一手抓有,镇上成立六大产业园区,把小散乱的企业,整合入园统一规划,让暖通空调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加大在产业、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安下心来搞研发。”鲁权屯镇党委委员焦庆超说。
但是暖通空调产业集群原材料供应不足,成为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发展的“绊脚石”。
一手抓无,补充链条短板,完善产业链。为此,当地政府开展补链强链靶向招商行动,以外补的形式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要拔高维度,产业链要迈向中高端。虽然鲁权屯镇暖通空调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但小而精的产品大多停留在中、低端,高端领域仍然留有空白。
“所以,我们三家企业决定联合成立海创集团。我们建立了高标准、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同时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有力推动‘武城制造’迈向‘武城智造’。”海创中央空调运营部经理王明香说。
目前,鲁权屯3600多家企业生产了全国75%的暖通空调产品,涵盖空调主机、盘管、新风净化等七大系列3500多个品种。但是,面对一些集采型的订单,企业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成本控制困难等问题,盘活“一根针”,厘清“千条线”,这次,鲁权屯又该如何破题?
打通“供应链”如何打造“共赢链”?鲁权屯镇上下游企业发挥共享优势,企业订单本镇“消化生产”,为更多企业赢得长远。
“从一个小作坊,到一个更大的产业园,您看我们的产业链完整,中高端产品都有,我们企业的订单也越来越多,还有一些海外订单,我们的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贯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说。
如今,正在建设的243亩创新园区,致力于把中央空调创新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当地探索产城融合新模式提供鲜活样本……
“鲁权屯镇将继续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链群化、服务化’方向,前瞻部署新赛道,营造工业互联网生态,转变产业模式;做大流量营销,做精数据营销,积极转变营销模式,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鲁权屯镇党委书记田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