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1-01 16:28:47
一、系统性变革方面
长兴传媒集团从2011 年,借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势,在培育新兴媒体、改造传统媒体、融合区域媒体等方面率先探索;2019年,确立“一二三四五六”整体工作体系;2020年,塑造4大新优势,挺进发展主战场;2021年争创“五个第一”,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2022年,发出“传媒十问”,开启“二次改革、二次创业”;2023年,“大刀阔斧”实施“六创六比六看”改革攻坚;2024年,实施“传媒九剑”发展招式迭代。长兴传媒始终坚持打破固化思维、重构机制体制,持续探索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智慧化,快速构建起全新的传媒格局。
1.拥抱颠覆性创新生产。全国首家接入百度“文小言”,建设全国首个县融AIGC标准化应用实验室——“漫极客AIGC人工智能工作室”,自主搭建AI大模型并联系统,推出全国首部县融全流程AI系列短视频《茶韵》及《长兴奇谭》等AI作品20集,进行AIGC项目市场化拓展,实现资源变现。成立大唐茶都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包含Youtube、Facebook、Tiktok等海外传播矩阵,《典籍里的中国·茶经》全平台播放量超2.45亿,短视频《布朗》获“回望二十年·百名外国友人看浙江”电视对外传播创作评优活动一等奖。打造全国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短剧实验基地——醒目短剧基地,推出各类题材短剧30余部。其中,《红色沃土》《生命的延续》获评省“五个一工程奖”。
2.加大供给侧产能改造。坚决去除僵而不死存量,主动停刊《长兴新闻》报,将电视频道由8个压缩为1个,电台频率由2个合并为1个。撤销专门的新媒体部,组建“长兴发布”专班,通过考核导向实现“全员新媒体化”,年均创作新媒体短视频2600余条,建设百万级社交账号矩阵,快手抖音号粉丝量双双突破250万,“掌心长兴”客户端本地用户超280万。建立“融媒眼”新闻业务中台,聚合“策采编发”的传统4步和“后端运营、数据分析、绩效生成”新3步,满足最前沿的智媒生产。完成“融合直播间”“可视化广播”技改全覆盖,实现广播从传统广播到可视化广播、应急广播、未来广播的迭代升级。
3.闯入体制改革深水区。对率先提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进行系统化改革。身份上,2022年底,县委、县政府正式确认长兴传媒集团为县属文化类国企,保留事业内核,全面以国企身份竞逐市场,全员薪酬制度按企业绩效模式执行。架构上,在党委会统一领导下,对管委会、编委会、经委会进行“纵向扁平、横向打通”改造,聘任编委、经委,出台经理任期制,打破事业编终身制,增设纪检监察室、督查审计室及招标采购部等内控科室。职能上,实施“中心+集团”融媒运作模式,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经营模式,围绕媒体主业挖掘特色运营模式,实现新闻事业和媒体产业的良性协同发展。
4.攀登创新管理新高峰。针对4大产业12家子公司实施会计独立核算,针对日常管理事项,自主开发“慧管家”系统,以物联网+大模型,实现资产、人事、工程、资金、审批等项目的线上集成管理。打破编制内外的待遇歧视和政策藩篱,开展全员KPI竞赛,实现“同岗同酬、优绩优酬、劣绩汰换”的薪酬人事制度,4名事业编干部降档使用,2名首席员工未获续聘资格,编委经委提拔名额中企业身份人员占了70%以上。
5.锻造人才沸腾大熔炉。出台包括自主招聘、特殊人才引进等政策,实施离职容悔政策,鼓励人才回流,推出“红日初升”“万物生长”“潜龙腾渊”“生财有道”等四大培训计划。将因人设岗和以岗选人相结合,打破终身岗位、论资排辈,半年开展一次适岗评估、换岗轮岗,鼓励年轻人冒头,85后中层占比达62.6%,4名93后成为科室带头人。建立管理上的“中层-编委、经委”和业务上的“四级首席制”两大成长通道。打造员工关心关爱福利体系,出台假期落实、俱乐部活动、子女暑托等22项员工关爱条款,实现“事业上有舞台,生活上有温暖”。
二、成效方面
2018年,中宣部在长兴召开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会,在全国推广媒体融合“长兴模式”。长兴传媒始终坚持以技术赋能重塑融媒优势,以改革破圈激发澎湃动力,走出了一条因“融”而兴、向“新”而行的新型主流智媒之路。六年来,我们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政治定力愈发坚定。累计获国家级奖项92件、省级奖项247件,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列全国县级媒体前列。中央和省级媒体协作连续13年列全省县级媒体特等奖。移动端用户超80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6万+。我们作为新型智慧媒体的发展活力愈发强劲。创收连续14年稳定增长,营收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媒体前列。预测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7亿元,增长11.4%。自研应用场景400余项,接入服务超2000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文化和旅游领军企业等称号。我们作为县融改革尖兵的使命担当愈发自觉。积极发挥中国记协唯一市县级常务理事单位作用,发布市级县融建设地方标准4个,上线浙江省首个国家级试点县级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联动260家县融,牵头开展104次跨区域融媒行动,累计接待学习考察团队3000余批次。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先导单位称号。
目前集团有员工500余人,旗下拥有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拥有移动端用户超800万,超18万的数字电视用户,拥有12家子公司,总资产超10亿元。
三、可复制性方面
进一步明晰自我定位,按“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组建传媒公司,围绕打造“区域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进行智慧化系统化的改革,实现深融、真融。
1.围绕“互联网”做文章。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也是媒体市场竞争的主战场。长兴传媒自2019年起,陆续实施融媒机构重组、新闻宣传提质、运营模式创新、主营业务优化、薪酬体系再造等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内容生产突出正能量,收获大流量,各类短视频阅读量破1000万65条、破2000万25条,其中原创短视频《历了个史》以3.6亿阅读量占据微博热搜榜首,《抗美援朝老兵离世后捐赠遗体》全网阅读量超1亿;旗下浙江慧源数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取得涉密乙级资质;以掌心长兴APP运营团队为核心,整合内容生产、技术研发、商务运营等力量,实施互联网公司化改造,年均创收2000万元。
2.围绕“信息”做延伸。新媒体时代下,万物皆媒。2019年7月,长兴传媒获得中央网信办颁发的全国第一张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六年来,长兴传媒通过建设融媒眼新闻业务中台,深度运用AI技术,分析用户需求,开展智慧化新闻信息生产;自主研发掌心长兴APP,目前已更新迭代至5.0版本,年均发布信息20000余条;打造长兴城市大脑,建设云数据中心,整合全县392类信息源近3亿条数据,自研50余个数字化产品,建设运维400余个信息化项目,助力县域智慧信息网络建设。
3.围绕“服务”做拓展。全媒体环境下,走好群众路线,建设好媒体服务平台,是重建县域媒体公信力的关键所在。长兴传媒以用户为核心,以服务为根本,依托掌心长兴APP,成为浙里办首批同源试点,链接306项服务,自研包含智慧医疗、长兴天气等20余项热点应用,依托算力运用,搭建起以“指尖支付系统”为核心的涵盖商城、外卖等模块的消费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包含教育、房产、创业等应用场景,服务智慧城市生产生活需求。目前客户端总下载量突破2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