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市:县融“共青模式”高质量发展实践

来源: 农视网 2025-01-01 17:44:17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6年12月挂牌运行,为市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有人员58名(含公司15人)。近年来,中心坚持党媒姓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优质内容供给、传播方式创新、服务群众优化、商业模式重塑等做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心连续五年(2019-2023)在江西省县级融媒考核中稳居前三,融合发展案例入选《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技术赋能“新闻+”推荐案例》等书,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受邀参加中国新媒体大会、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建设年会、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等并作经验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以及100多家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到中心参观考察,中心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聚力打造“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

优化生产流程。建成集线索汇聚、选题策划、协同采编、媒资管理、渠道分发等为一体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屏互动,拓展了生产传播生态。将媒体大脑(MAGIC)引入采编流程,AI制作的融媒作品高效分发。中心稿件量日均由原来25件提高至现在155件,年均稿件量超5万件。  

建强传播矩阵。以客户端、台、网为重点,以微博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学习强国融媒号及10个海外账号等为主力,以央媒、省媒分端分频为支撑,统筹全市各单位账号,打造互联互通的传播矩阵,构建了“移动优先、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立体多样”的传播体系。目前,中心各平台用户累计超150万人,是常住人口的7.7倍。两微一端及抖音号等媒体平台传播力居江西省前列。

创新传播方式。树立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运用VR、AI、H5制作的《低空经济概念曲<飞>MV》《羽毛画》《“时”说兴“羽”》等一批作品出圈。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力作,推出《青·听》系列及《永不消逝的记忆》《袁清山:一人一校二十载》《回家》等27件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并在全网传播。今年以来,中心制作短视频作品达1000余条,阅读量超1000万的10个,阅读量超100万的112个。做好对外宣传,央媒上稿415件、省级724件、市级1650件。坚持直播常态化,场均受众超10万人次,占共青城市常住人口的51%。

二、聚力打造“全覆盖”群众服务体系

引导群众凝聚共识。运用融媒体传播话语体系,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媒体平台设置议题、话题,阐述理念、观点,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公众正确认知,以主流舆论引领共识。今年以来,中心制作信息类作品近1000件,浏览量达700万人次,互动量超13万人次。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共青城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共青城发布”设立市长信箱、市民留言栏等,在电视台、网站等开设问政、曝光台、随手拍等栏目,建立起群众反映、部门反馈、记者问效、群众评议的闭环机制,引导良性互动。今年以来,中心收集梳理问题728件,回复或转交处理问题695件,群众满意率92.5%。

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在客户端开设资讯查询、生活缴费、业务办理等板块,大到就业求职,小到消费券发放等,将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手上”。嵌入志愿点单功能,今年以来群众点单2845件、评单2612件。将覆盖全市村(社区)的智能云广播系统接入中心,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可实现单播或多点广播、一键喊话、循环播放等功能,并且结合方言播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三、聚力打造“全要素”人才支撑体系

培养人才添动力。以培养全媒体人才为导向,选派人员到央媒、省媒跟班学习,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有关业务培训,定期参加省融媒体中心“融媒大讲堂”和自办的“周一大家讲”“五点半”课堂,全面提升采编播人员“一专多能”业务素养。今年以来,中心新闻稿件量、质实现双提升,人均新闻产出率、获奖率同比增长42%、37%。

改革绩效添活力。制定《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人员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办法》《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对外宣传奖励办法》《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席记者考核管理办法》等,建立“总量控制、以岗定薪、全员绩效、优绩优酬”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吸引大批青年人才从事采编播工作,一线采编人员年龄30岁以下的占比95%,年平均工资超10万元,极大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汇聚资源添合力。建立“编外记者”制度,将政府招聘的75名文明实践员(覆盖村、社区)和共青科教城350名新闻专业大学生纳入采编队伍中,完善管理培训、激励收益等制度,吸引更多人员加入到内容创作上来。“编外记者”利用中心提供的内容稿库账号,通过PC端或移动端编辑上传素材,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即供、即审、即发,稿件量占比达到58.3%。

四、聚力打造“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加快作品变现。制作的高质量作品有效传播,得到用户和群众认可,主动上门寻求制作宣传片、微电影、短视频和纪录片等。《我叫刘振兴》《大美共青》等30多个作品创收150多万,同比增长22.7%。《共青板鸭》《“飞”地长出羊肚菌》《“藕”遇丰收季》《一根羽毛的故事》等新闻作品在全网传播,有效带动消费,助力群众增收。

加快商务发展。坚持事业和产业并重、“输血和造血”并举,实行“中心+公司”运营模式,成立共青城市融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单一的制作宣传汇报片向制作短视频、微电影、微短剧等转变,从做节目、栏目向做创意、做文创、做活动等转变,成效显著。承办《共青城市春节晚会》《青春音乐节》等20多场活动获得群众好评点赞。

加快业态拓新。与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电商城和园区企业等进行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直播招工等。探索“互联网+”新业态项目,推进互联网+共享教育、互联网+体验式购物、互联网+健康等,利用媒体品牌和资源优势去赚互联网流量时代的钱。

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将不断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引导服务好群众、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方面下功夫,提质增效、建强用好,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