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村村播 2025-01-20 14:07:13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
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翻篇,也意味着冬季里的六个节气已全部走完,下一个节气将是立春,是新一轮的节气的开始和更替,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大寒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寒潮像是跟大寒商量好了似的,席卷而来。
北方雪花漫天飞舞,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呈现出一派冰封万里的景象。而南方虽然没有北方严寒,也是寒风凛冽,整个世界秒变巨大冰窖。
大寒,东北人仿照兵马俑堆起了“雪人俑”
在古人看来大寒比小寒要冷, 《三礼义宗》中称:“大寒为中者, 上形于小寒, 故谓之大。”从字面意思上讲, 大寒就是冷到极致之时。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称:“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 故云。月半则大矣。”也是说大寒要冷于小寒。《孝经纬》记载:“小寒后十五日, 斗指丑, 为大寒, 至此凛例极也。”以“凛例”二字来形容大寒, 可见雪之大, 冰之厚。
南太行王莽岭大寒时的云顶雾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了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 这时的捕食能力极强, 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 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在三候的最后几天, 河中的水会结冰, 并且会一直冻到河中央, 此时的冰是最厚、最结实的。
北京什刹海在大寒时已结上厚厚的冰
民间在大寒节气忌天晴不雪。农谚说“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见三白, 农人衣食足”, 三白指下三场大雪。大寒忌晴宜雪的说法早在唐朝时就有了。古书中记载:“一腊见三白, 田公笑赫赫。”为什么腊月下雪就预兆丰收呢?《清嘉录·腊雪》说得好:“腊月雪, 谓之腊雪, 亦曰瑞雪。杀蝗虫子, 主来岁丰稔。”腊雪杀了蝗虫, 次年不闹虫灾。大寒的气候。也是许多地区预测来年雨水情况、对农事有何影响的重要依据,农谚中有“腊月大雪半尺厚, 麦子还嫌被不够”的说法。
被白雪覆盖的田野
01
大寒时节
古人都爱这么做
食糯:古人超爱在大寒吃糯米!为啥呢?因为糯米性温味甘,吃了能补养正气,浑身发热,御寒滋补一级棒~
北方会将糯米、核桃仁、桂圆、红枣等食材制作成“消寒糕”,一家人围坐品尝,温馨又甜蜜。
甜甜的糯米制成软软的消寒糕,寓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
南方则会熬煮鲜美的鸡汤,暖呼呼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气仿佛也消失殆尽。
南方人对于炖鸡食材的选择颇为讲究,老母鸡往往是首选,再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因为大寒正值农历四九前后,“一九一只鸡” 的传统食俗仍被不少人所推崇。
寒冬里喝鸡汤是一种享受
纵饮:大寒天,亲朋好友聚一起,必须要开怀畅饮!酒可是驱寒神器,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唠嗑,分享生活趣事,寒冷啥的都抛脑后了,感情也蹭蹭升温。
岁末年终,与三两好友借酒畅谈往昔
除尘:大寒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也就是“除尘”。“尘”和“陈”谐音,这就寓意着把旧一年的晦气、不顺都扫出门,以全新姿态迎接新年。全家人齐动手,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满满都是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做个大扫除准备过年~
尾牙祭:尾牙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颇为盛行,深受百姓喜爱。对他们来说,尾牙祭是春节活动的 “预热”。如今公司的 “年会”,追根溯源,是古老尾牙祭在现代的延续与演变。它传承部分仪式感,融入新元素,成为员工欢聚、总结展望的重要时刻。
尾牙宴上,白斩鸡必不可少。据说鸡头朝向谁,就暗示老板要辞退谁,只有鸡头对着老板,才意味着无人会被解雇,是不是很有趣?
今年年会可得留个心眼儿,小心 “鸡头” !
02
大寒时节
养生“四个三”要牢记
大寒是一年之中冷到极点的日子,是万物蛰伏,生机潜藏的时令。
老人们也常说,“大寒,大寒,抱成一团”,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值此时期,养护好身心十分重要,为身体把好这最后的严寒关,才能有个好状态迎接来年春暖花开。
牢记养生“四个三”,过好冬季最后15天!
多吃“三种”食物
桂圆——暖心
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小寒到大寒期间天气冷,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来碗桂圆红枣粥,暖心又好喝
红枣——护肝
大寒为“冬三月之末”,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这个阶段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
推荐新疆叶城红枣,个大饱满、富含营养
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
醋、橘子这类酸性食物,适当食用不仅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美容功效,爱美的女性可多吃些。
今年过年多炫点儿砂糖橘
大寒三道“食疗方”
八宝饭——养血安神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八宝饭
芪杞炖子鸡——补中益气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芪杞炖子鸡
发散风寒汤——祛风散寒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发散风寒汤
大寒多按“三穴位”
百会穴——能降血压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故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用。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健忘、目眩等症,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有防治作用。
期门穴——疏心解郁
大寒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防风寒,而且能疏散心中郁闷、压抑的情绪。
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相当于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烦了,它就会站出来帮“将军之官”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中医古籍《伤寒论》里认为,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
太溪穴——滋润补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大寒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大寒喝好“三杯茶”
姜枣茶——温暖全身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
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都是中医养生佳品,各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马蹄茶——生津润燥
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每日一次。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
黑茶——扶阳益气
大寒时节,人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阳气较弱。这个时候喝些黑茶,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普洱茶属于黑茶,有一定的减肥降脂功能。
喝杯热茶暖暖心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大寒过后就是立春,新一年的节气即将轮回,首尾相接,无尽无穷。
熬过这个大寒,待到新雪消融、燕有南归时,就是春游踏青、观花赏景之际。相信走过最深的寒冬,就能重遇最暖的春风。
大寒来了,年关也将近,愿你天寒人不寒,归家早团圆。
编辑 | 李 溪
责编 | 李 溪、马瑶瑶
主编 | 李 勇
监审 | 李晓梅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