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去哪儿:“谁来种地”有了新答案

来源: 人民网 2025-03-17 15:25:04

“稍等,我来问问AI!”

春耕时节,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镇徐北村,记者问起自走式植保机操作细节,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小占拿出手机,一番熟练操作,AI软件给出答案。

“我平时自己拍短视频,经常使用AI助手。”53岁的徐小占打开自己的短视频账号,自述那一栏写着: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可理解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2023年8月,徐小占被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定为“农民高级农艺师”。

在徐小占看来,“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不仅在于职称,更在于对新技术的驾驭。今年,合作社流转的2100亩土地上,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机等智能农机穿梭作业,年轻技术员手持遥控器,熟练操控着设备。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标准化操作和科技赋能,才能打响农产品品牌。”徐小占说。去年,参加成人高考的他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利用自己学习的大数据专业,带领团队深耕种植技术和电商销路,探索“科技兴村”新模式。

驱车北行60公里,汶上县苑庄镇的高标准智慧农田里,另一幅科技春耕图景徐徐展开。成方连片的田地上,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肥力、气象等数据,并通过数字化平台生成种植建议。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种植大户王振指着智能喷灌系统介绍,“一立方水能当两立方用,既节水又增产,还减少了人工成本。”

麦田间,“中麦578”品种的麦苗长势喜人,分蘖状况良好。当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海龙拔起一株麦苗,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全镇种植小麦4.8万亩,苗全、苗壮、苗好的能达到96%以上,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我国各地,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升级,科技与生态交融的春耕图景正遍地铺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

“谁来种地?谁来兴村?”的答案悄然浮现:在科技与人才双轮驱动下,新型职业农民正以智慧为犁,为乡村振兴翻开崭新的篇章。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