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3-27 17:58:27
原标题:千年梯田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看云南元阳如何解锁三农发展“新密码”
【编者按】
在云海翻涌的哀牢山深处 ,元阳哈尼梯田的千层镜面倒映着天光 ,也折射 出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这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农耕奇迹 ,正以红米为笔、 黄精为墨、三产融合为纸 ,书写着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富新篇。从千年留种的古 法坚守到活性肽技术的现代破局 ,从梯田阡陌到产业园区 ,元阳用“守正创新” 的辩证法解开三农发展密码——这里 ,每一粒种子都藏着振兴基因 ,每寸土地 都跃动着创新脉搏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激荡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近日中国
中国农影三农优选栏目组走进元阳 ,用传媒人的视角解锁元阳县三农发展“新密码”。
千年红米“活”起来 :从传统农耕到全产业链升级
在海拔 2000 米的哈尼梯田上 ,一株株红米稻穗随风摇曳 ,见证着 1300 年 的农耕文明传承。元阳县将世界文化遗产转化为发展动能 ,通过“ 留种育 苗 ”守护红米基因 ,更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农业边界 :红米酒香飘四方、
薄脆饼酥脆出圈 ,县委书记张喆说 :“我们让每一粒红米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如今 ,5 万亩梯田红米年产值突破 2 亿元 ,农户每亩增收超2000 元 ,古老的农耕智慧正焕发新生机。
(图为 :三农优选栏目负责人郝志远和元阳县县委书记张喆)
(图为 :元阳县哈尼梯田)
(图为 :元阳县特色红米)
黄精变“黄金”:一棵药材的科技逆袭之路
当传统药食同源的滇黄精遇上现代生物科技 ,一场产业变革正在元阳深山
悄然上演。通过引入活性肽提取技术 ,原本用于炖汤的块茎化身高端健康 饮品 ,身价暴涨数十倍。在元阳泽润农业科技公司的无菌车间里 ,九蒸九 晒的古法工艺与纳米级活性肽生产线并行不悖。张晓东博士及研发团队正 在通过科技的力量赋能黄精精深产品的研发 ,企业负责人薛岚清董事长透 露 :这种“ 林下种植 +科技深加工 ”模式 ,带动 2 万余农户人均年增收3000 元 ,曾经的“ 山间野草”真正变成了致富“黄金叶”。
(图为 :黄精花)
(图为 :滇黄精)
(图为 :张晓东博士及研发团队)
(图为 :元阳泽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活性肽系列产品)
三产融合绘就共富新图景 :农文旅唱响“田园交响曲”
元阳的乡村振兴 ,将是是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三产协奏额的美好图 景 :”清晨 ,游客在云雾梯田体验插秧农事;午后 ,非遗工坊里哈尼阿妈巧 手制作红米扎染;傍晚 ,森林康养基地飘出黄精药膳的香气。未来也将尝 试打造“春耕节”“开秧门”等农旅 IP ,除了传统的农耕 ,未来元阳也将接 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旅游综合收入也将有所提升。张喆书记算了一笔 账 :“农户种红米每亩赚 3000 元 ,参与旅游服务再增收 5000 元 ,土地流 转还有额外收益。”在这片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土地上 ,一二三产正编织出共同富裕的锦绣画卷。
(图为:元阳县县委书记张喆)
【结 语】
从云端梯田到科技车间 ,从千年红米到现代肽饮 ,元阳用“守正创新 ”的 辩证法书写着边疆乡村振兴的答卷。当文化遗产邂逅新质生产力 ,当绿水青山 拥抱金山银山 ,这座滇南小城正以独具特色的“元阳模式”,为全国三农发展提
供鲜活样本——这里种下的不仅是粮食和药材 ,更是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