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专家”齐聚龙井“放大招” 延边黄牛未来可期
来源:
彩练新闻
2025-03-28 11:08:06
3月的吉林大地乍暖还寒,广袤沃野,春潮涌动,奏响乡村振兴的“吉牛牧歌”。 3月25日至26日,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国家第一批产业顾问组的“牛专家”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奔赴长白山脚下,为延边黄牛产业提质升级献智出力。 时隔一个月,专家的目光为何再次聚焦龙井? 龙井市素有“延边黄牛之乡”的美誉,“延边牛”是中国五大良种之一,是著名的肉役兼用型品种,被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2008年,“延边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培育出中国专用肉牛品种“延黄牛”,是中国宣布培育成功的第二个肉牛品种,同“延边牛”一道被统称为延边黄牛,并一举成为世界瞩目的高档肉牛品种。 延边黄牛以其优质的种源和生产高档牛肉的潜力,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走进国家级延边黄牛保种场—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牧场,天空飘起了雪花,站在山坡上俯瞰,悠闲吃草的牛群尽收眼底。专家组一行围绕科技育种、优质扩繁、集约育肥、现代屠宰、精深加工等方面与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集思广益,共同探寻延边黄牛产业发展密码。 同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公主岭综合试验站站长吴健深入牛舍,手把手地传授养殖技术,即使被撒欢的牛犊溅了一身水也毫不在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牛的营养搭配和供给、饲料加工和储备、传染病和寄生虫防控等问题,因地制宜给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专家们的帮扶提高了我们的养殖水平,完善了日常管理,提升了养殖效益,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鑫说。 在位于龙井市东盛涌镇石井村的龙井市牧乐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延边大学教授夏广军、高青山针对延边黄牛高档牛肉生产技术、饲料配制、高效扩繁技术等进行现场指导,通过高质高效集成技术,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就近期养殖户提出的牛犊腹泻问题,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赵立峰详细了解情况,初步怀疑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并采集粪便拿回实验室进一步检测诊断,对症下药。 立足“牛优势”,做足“牛文章”。延边黄牛作为龙井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了专家的指导,我的养殖底气更足了!”养牛大户张秀芝从开始的一筹莫展变得信心百倍。在龙井市智新镇政府会议室,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会正在精彩上演。 “我这牛第一天吃得挺好,第二天就不咋吃料了,第三天就‘瘪儿咕了’,这是咋回事啊?” “瘪儿咕了”在东北话中,是表达“动物死亡”的委婉说法,老乡的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魏氏梭菌病或者是巴氏杆菌病,建议使用头孢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张嘉保第一时间和养殖户分享了肉牛产业的利好政策,鼓励大家以延边黄牛为重点,兼顾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品种,走出一条肉牛产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标准化养殖规模。 随着肉牛市场价格回暖,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我省肉牛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