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百亿元
来源:
中宏网
2025-04-17 08:06:06
日前,记者从天津市蓟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获悉:该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大力搞好粮食生产,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取得累累硕果。该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7.6万亩、有机水产品基地面积18万亩、地理标志产品基地面积25万亩。2024年,蓟州区农业总产值在天津市范围内率先突破百亿元。 坚定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担。积极保护现有粮田,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该区耕地保有量5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7.4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35.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1.32万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83.77万亩,产量39.3万吨,其中,青甸洼水稻连年获得大丰收。为提高粮食亩产量,大力培育优秀种业企业。康恩伟泰种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年产优质小麦良种400万公斤,为我国北方地区春小麦良种供应的主渠道。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蓟州区蔬菜播种面积6.69万亩,产量33.5万吨,保供基地共有18家,其中3家获环京蔬菜保供资质。主要种类有食用菌、西红柿、大白菜、萝卜、黄瓜等二十余种。其中,食用菌大棚1800座,主要种植品种为白灵菇、羊肚菌和香菇,种植面积3000余亩,鲜菇产量5.2万吨。西红柿种植面积7000亩,产量3.15万吨。全区干鲜果面积15万亩,总产量11万吨。形成了优质梨、苹果、核桃、蓝莓、板栗等优质干鲜果品区。果品产业链产值14.25亿元。 给市民菜篮子提供优质禽蛋肉鱼。该区规模化生猪、肉牛、蛋鸡养殖场分别达267家、110家、109家。生猪存栏近20万头,年出栏约40万头。肉牛存栏7万余头,年出栏约6.5万头。活鸡存栏336.2万只,年出栏483万只,鸡蛋年产量约4.7万吨。现有增养殖投产水面近15万亩,年产水产品近2万吨。生猪产业链产值18.27亿元,肉牛产业链产值13.5亿元。该区上仓镇东塔庄村驴肉产业蓬勃发展,存栏量1800多头,拥有“东塔驴肉馆”商标、“东塔驴肉”图形著作权、“东塔卢卢计记驴肉”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品牌资源。经与农业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天津市迎宾二厂等单位合作,提高生驴繁育、肉品加工技术,提升品牌效应。培育一大批畜牧优质育种企业,其中天食牛种业有限公司,被成功认定为农业农村部指定测定中心,年产优质冻精200万剂,销售市场覆盖22个省市。康嘉祖代种猪场,年生产能力2万头以上,为本地乃至华北地区生猪用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食品示范区,蓟州区认定绿色标志产品32个,盘山磨盘柿、天津板栗、黄花山核桃、州河鲤鱼、红花峪桑葚、桑梓西瓜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享誉京津都市圈高端市场。创建食用菌、山楂、驴产业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已建成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津农精品品牌2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国内知名农产品2个,品牌农业规模显现。加快推进富硒健康产业发展,创建富硒小麦、富硒水果、富硒鲜食玉米等一批康养概念品牌,打造6大类、10余种富硒产品产业集群,着力建成京东最大绿色富硒食品供应基地。 蓟州区已在京销售网点达到180个,农品进京年产值突破13亿,并以不低于10%增速稳步增长。依托“云尚蓟州”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展电商销售渠道,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均销售额1.2亿元。发展“订单式农业”,推行“会员制”订购模式,不断扩大中高端供给规模,定制会员发展至5000多家。 天津市蓟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紧紧抓住每年2000多万人次的游客资源,积极开发绿色采摘、农事实践、户外拓展、特色餐饮等多种农旅融合项目。发展休闲农业采摘点位141个、农事体验项目30个、特色集市4个,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推动上百种农品“进景区、进民宿”活动,实现景区即农场,农场即市场,促进后备箱经济遍地开花。(中宏网作者 王敏 陈忠权 黄梦婷 刘一村 么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