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棚”勃生机

来源: 吉林日报 2025-04-17 09:06:02

春访山乡农事忙,现代化农业生机“棚”勃。 踏访通化县设施农业,马当村天成采摘园的樱桃红果压枝、游人如织;益康菌业的木耳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挂袋”作业……棚膜经济里的“春天故事”,展现出一幅幅更具“质”感的乡村振兴图景。 樱桃红了,甜醉游人。在通化县二密镇马当村天成采摘园标准化大棚内,200多棵大樱桃树缀满红宝石般的果实,游客穿梭其间,体验“春日尝鲜”的乐趣。 “我们3月22日就开园了,周末和清明小长假人来得特别多,今年收入也挺好的。”天成采摘园负责人邹建花难掩喜悦。 近年来,通化县紧扣“特色种植+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户发展大棚樱桃、温室草莓等特色果蔬种植,让设施农业的“甜蜜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木耳“挂袋”生金,小产业带动大发展。在位于通化县经济开发区的通化益康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木耳种植基地,90余栋标准化大棚内,工人们正将菌袋整齐悬挂,为新一轮的丰收打下基础。 “每栋大棚可以挂2万袋左右,基地总产量能达到干货100吨左右。我们有自己的销售队伍,线上、线下都有不少老客户,到季节了自己就过来看货,价格谈妥后直接发货。”基地生产负责人于学胜介绍道。 据了解,益康菌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50户农民参与种植,安置就业120人。同时,以废弃菌棒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挣3万元,还不耽误种地,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李振荣高兴地对记者说。 益康菌业黑木耳种植基地的这一“黑金”产业,正是通化县打造“特色品牌、绿色生产”的典范。目前通化县年产木耳1100万袋,产值4700万元。 以棚膜经济绘就设施农业发展新景,截至2024年底,通化县已建成棚室2626栋、面积2153.3亩,年产蔬菜、菌类等超6000吨,总产值达7800万元。通过“集中连片、统一开发”模式,形成了以山野菜、食用菌、反季水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带,不仅保障了本地“菜篮子”,还辐射周边市场,正以设施农业为笔,在黑土地上绘就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秀美画卷。(吉林日报 刘程智 本报记者 李铭)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