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古道到市民餐桌 宁夏“网红”西红柿的匠心之路

来源: 农视网 2025-04-24 16:11:11

作者:张国凤

清晨,位于宁夏青铜峡市连湖农场的温棚卷帘次第升起,阳光透过卷帘的缝隙洒进温棚,照在外形扁平、棱线分布明显的头茬西红柿上,颜色呈现由浅粉到正红。这片黄河水滋养的土地上所种植的连湖西红柿,正以沙瓤多汁的独特风味征服全国消费者的味蕾。2023年农业农村部“最受欢迎农产品”的殊荣,见证着这个西北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黄河水孕育的“红色密码”

走进连湖农场设施园区,技术员田刚正指导工人修剪枝条:“打杈、去头,只留5到6穗果,这样营养才能集中供给果实。”西红柿种植工序繁琐,田刚种植大棚蔬菜已有20多年,凭借丰富的经验,2021年被连湖农场双丰蔬菜公司聘请为技术员。他一边管理自己的大棚,一边在农场工作,每月收入达3000余元,有了双份收入,田刚的日子也像温棚里的西红柿一样红火。

地处黄河古河道形成的牛轭湖区域,连湖农场的灌淤砂质土壤富含硒元素,PH值5.5-6.5的微酸环境,造就了西红柿6.5以上的糖度,是普通品种的1.5倍。自1954年围湖造田起,两代农垦人改良出的2.4万余亩沃土,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天然摇篮。“我们筛选的品种好,通过20多年的蔬菜大棚种植经验,筛选出适合这儿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品种;技术好,采用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先进技术;销售模式好,以订单模式发挥销售渠道优势,通过商超、小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销量高。”连湖农场双丰蔬菜公司副经理马海洋说出连湖西红柿受欢迎的原因。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转型

“我种西红柿20多年了,两年前,将自己的老式大棚卖掉,开始租用连湖农场的现代设施温棚。”连湖农场种植户贺月莲正将刚刚采摘的一千斤西红柿进行分拣、包装。“现在,种植是机械化,恒温恒湿,水肥一体化管理,一键式起帘通风,节省时间人力,省人工就是省钱啊!”目前,连湖农场有数百个温棚实现电气化,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全电种植带来的精准调控。

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为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对连湖西红柿的供应需求,近年来,连湖农场配套示范应用蚯蚓粪、水肥一体化、农药化肥减量等技术,不断提升连湖西红柿的品质、产量。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技术通过“龙头+基地+农户”模式惠及千家万户——农场每年组织30余场技术培训,统一提供种苗、农资和品控标准,让普通种植户也能产出标准化商品果。“公司育苗中心的种苗成活率高、品质有保证,每年还会组织技术培训,解决了我们很多顾虑。”连湖社区居民陆云说。

品牌保卫战中的突围之道

最初,连湖农场的西红柿种得不多,因为一公斤收购价仅为几毛钱。同时,西红柿品种也多番跌宕,从国内毛粉、强粉等品种,到引进以色列红果……直到部分职工引入荷兰普罗旺斯品种,经过2年示范种植,连湖农场发现该品种的西红柿抗寒能力强、口感好,才开始扩大种植规模。连湖人用15年时间破解了“水土不服”难题。“抗寒性强、果型扁平、沙瓤比例达85%,这些特性让它在西北扎下了根。”被称为“西红柿专家”的牛建宏展示着特征明显的棱线果实。

如今已是“网红”的连湖西红柿有着一番曲折的“成名经历”。“我们连湖西红柿现在供不应求,抢都抢不上。市面上遍地卖的‘莲湖西红柿’大多是假的。”宁夏农垦集团公司连湖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无奈地说。随着普罗旺斯品种的连湖西红柿越来越红火,“李鬼”也越来越多,周边叶盛镇、瞿靖镇、邵岗镇等地农民纷纷种植西红柿,并以“莲湖西红柿”销售。“我们正宗的连湖西红柿,每年只有一季,9月20日左右下种育苗,10月20日移栽种植。经过130多天生长,一般每年2月底上市,最多5月中旬就彻底下市。”牛建宏介绍道。

面对“李鬼”泛滥的市场,连湖农场开始行动:去年4月,他们再次为连湖西红柿注册商标“双丰”;定制专属包装箱,每一箱内放有宣传彩页,上面详细写有连湖西红柿销售点、销售网址等。同时,每个西红柿都带着“身份证”——追溯二维码详细记录着种植批次、检测报告等信息。“假的太多,必然会冲击我们真的连湖西红柿的销售发展,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也许就会毁掉这个牌子。去年该农场定制了50万枚防伪标签,今年将计划实现‘一果一码’。”连湖农场副总经理张国语气坚定。他们也希望能在品牌保护、防伪措施上多下功夫,并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配合,让老百姓吃上真正的连湖西红柿。

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连湖西红柿产业园区工人们穿梭在秧藤垄间,手法熟练地采摘西红柿,按照大小、品相等标准,分级装箱。一箱箱分拣好的西红柿过秤后,等待装车发往银川。“这两天,连湖西红柿刚上市,供不应求,每天能发3吨西红柿,等月底大面积上市后,一天能发出20多吨西红柿。”连湖农场双丰蔬菜公司副经理马海洋笑着说。

为提升连湖西红柿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连湖社区开通电商助农带货直播间,让特色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直播的“顺风车”,累计销售5万余公斤西红柿,实现收入59万元。

目前,连湖农场现有设施温棚1200栋、标准化新型日光温棚20栋、工厂化育苗中心1座,带动辐射农场及周边2000亩设施西红柿种植基地发展、带动1000余名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中。年可繁育各类蔬菜种苗1000万株,年产优质西红柿约5000吨,区内外畅销,年带动场域内设施蔬菜收入增加500万元以上。这一串数字,在黄河灌区的沃野上书写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