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农资传媒 2025-04-25 11:16:16
2025年一季度,磷肥市场经历了从冬储备肥的紧张筹备到春季用肥的集中释放,期间,市场整体行情在成本、供需等因素影响下先跌后涨。进入二季度,随着春季用肥季结束,磷肥市场步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减弱,后市走势如何在成本、供需与政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寻找平衡点,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先抑后扬,市场行情终趋稳定
一季度,一铵市场经历了从疲弱探底到反弹上涨,再到高位僵持的过程。年初,受原料成本高位及下游需求低迷的双重打击,市场陷入“有价无市”的僵局。尽管部分厂商试图通过降价吸单来打破僵局,但终端的观望情绪浓厚,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然而,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下游复工带动需求回暖,一铵市场迎来了一波反弹行情。元宵节过后,下游需求面进一步释放,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上移,企业报价坚挺上扬。部分厂商甚至因订单激增而暂停接单,市场行情出现明显反弹。3月份,一铵市场行情整体维稳,价格稳中小幅上行。企业订单充足,多延续暂停接单状态,下游需求受原料涨势带动持续跟进,但受制于恐高情绪,整体采购量相对有限。市场后期交投趋于平稳,价格涨幅放缓。
二铵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受政策驱动明显。冬储需求疲软时期,政策面“保供稳价”的引导使得龙头企业带头降价,市场交投氛围清淡。但随着春耕需求的逐步启动,二铵价格节后先稳后涨,呈现出“弱开局、缓升温”的走势。3月份,受原料成本高企及行业供应量紧缩叠加春耕需求继续释放的影响,二铵价格稳步推涨,但下半月随着下游采购节奏放缓,价格涨势收窄,转为高位震荡。
成本支撑,原料行情高位震荡
一季度,原料市场的行情为磷肥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磷矿石、合成氨及硫磺三大核心原料的供需动态与价格走势,成为了影响磷肥价格的关键因素。
磷矿石市场供需相对平衡,价格高位企稳。年初,磷矿市场交投多按需跟进,成交有限。春节后,各矿山陆续复工复产,订单量充足,价格延续节前水平。季度末,购销双方呈现博弈态势,供应端矿山恢复开采,生产维持正常,但下游新单跟进乏力,高价采购心态谨慎。
合成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1月份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跌。春节假期归来后,市场在运输好转及成本高位的带动下呈现反弹趋势,价格先跌后涨。3月份,场内成交气氛积极,价格推涨至偏高水平,但下半月进入理性回归状态,价格稳中走跌。
硫磺市场一季度价格高位维稳后持续攀升。年初市场行情僵持整理,2月份,市场货源紧张局面持续,企业持货待涨情绪高涨,市场价格连续走高。3月份,硫磺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攀升态势。
整体来看,原料市场的高位运行与价格波动,不仅为磷肥价格提供了成本支撑,也通过供需博弈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成为一季度磷肥行情震荡分化的核心因素。
供需博弈,行情预计窄幅调整
一季度,磷肥市场在成本支撑与政策调控中艰难平衡,二季度行业或将迎来较为复杂的供需博弈。传统淡季效应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与季节性需求萎缩的矛盾,将成为影响后市走势的关键。
二季度磷酸一铵市场将面临传统需求淡季的压力。高氮肥生产对一铵的需求增量有限,叠加下游复合肥行业产能利用率预期下滑,采购端持续疲软态势难改。原料端硫磺、合成氨价格虽维持高位震荡,但成本传导效应在需求萎缩背景下显著弱化,企业或将通过降低开工负荷缓解库存压力。政策层面来看,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信号尚未明确,但东南亚及印度等区域秋季肥备货周期临近,若出口政策在5—6月逐步明朗,或将带动企业去库节奏加快,市场价格在前期承压后迎来阶段性修复。值得注意的是,夏季肥生产企业的按需采购与秋季肥原料备货需求的时间错配,可能导致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波动。
磷酸二铵方面,春耕用肥需求的收尾标志着二铵市场进入年度需求低谷期。内销市场缺乏持续性支撑,企业前期待发订单消化完毕后,开工负荷面临下调压力,装置产能利用率或回落。这种上下游的僵持博弈,不仅加剧市场观望心理,更可能导致区域性报价紊乱。华北、东北等主销区在4—5月完成春季用肥扫尾后,市场将转入库存消化阶段,贸易商补货意愿低迷,进一步压制价格弹性。
整体来看,二季度磷肥市场将呈现"成本高企、需求疲弱、政策驱动"的三重特征。虽然硫磺、磷矿石等原料价格可能维持区间强势,但下游需求的季节性断崖式下滑,将直接削弱成本传导的有效性。预计二季度磷肥市场继续以稳为主,价格波动幅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