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农网 2025-05-01 21:11:01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创新乡土人才培育机制,通过“选、育、用”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乡土导师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天津“三农”系统采用精准选才,不断挖掘乡村能人。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民就业促进部部长孙树莉介绍,中心坚持“多渠道、广覆盖”原则,重点选拔实践经验丰富、技术专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乡土人才担任导师。“我们既关注传统农业领域的‘土专家’,也重视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新兴力量。”孙树莉说。目前,天津市已遴选出100余名乡土导师,涵盖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支覆盖广、能力强的乡村人才队伍。
戴建良在食用菌大棚指导。
乡土导师郭邵祥在针对短视频拍摄作授课讲解。
2024年乡土导师邱金来在稻田蟹养殖过程中,指导解决农民稻田里出现绿苔问题。
2024年天津市乡土导师能力提升培训班。
精心育才,提升乡土导师带富能力。为提升乡土导师的综合素质,天津市建立了乡土导师资源库,并制定管理办法,定期开展分类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政策理论、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以致用。“我们不仅传授技术,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带动能力。”孙树莉介绍,天津全市已建成22个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实践基地,为乡土导师提供实训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新技能、开拓新思路。
乡土导师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更是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在天津的田间地头、培训课堂和电商直播间,处处可见他们活跃的身影。蓟州区的食用菌种植专家戴建良,常年深入农户指导技术,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技术骨干邱金来,带领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电商达人王志伟,通过直播培训孵化了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沙窝萝卜种植户郭绍祥,不仅自己实现增收,还带动村民学习电商销售,拓宽致富渠道。
天津的乡土导师队伍日益壮大,高素质农民不断涌现。天津市将继续优化乡土导师“选育用”机制,进一步拓宽选拔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强化示范带动,让更多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林单丹
“五一”档电影百花齐放 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亿元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巴基斯坦高官:印度恐将在24至36小时内动武 巴将果断回击
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 农业农村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完成首飞之旅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这是他第二次从太空返回地球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回到地球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