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5-05-06 10:54:36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这里曾是“山中宰相”陶弘景的隐居之地,自在飘逸的风光景致韵味悠长;这里有苏南抗战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激昂澎湃的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山水林泉相依,盐茶药果共生,乡景乡韵乡味引人入胜……
春日茅山,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近年来,位于江苏常州的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以自然美景为基,以文化底蕴为魂,推动文旅、农旅、茶旅、体旅等全面融合,昔日江东福地变身逍遥生活目的地。
放弃门票经济,盘活“半座茅山”
璀璨斑斓的郁金香、梦幻诗意的喜林草、温柔粉嫩的海棠,漫步在花谷奇缘内,花香萦绕四周,仿佛踏入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古风市集、民俗演艺、非遗体验轮番上演,实景山水大秀《逍遥游》、原创武侠餐秀《江湖盛宴》体验感十足,连续举办“国风大典”“国风大会”,东方盐湖城主打仙侠国风与科技体验双重享受。
茅山森林世界,游客可以深入竹林体验挖笋的乐趣,路野仙踪主题区域内,越野探险、萌宠互动等项目,让游客在山林间释放活力。
依托“半座茅山”,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茅山总游客量。金坛先后创成东方盐湖城、花谷奇缘、茅山森林世界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多个农文旅一体的农场和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尽管茅山最高海拔仅372.5米,但在中国名山中占据一席之地。从地理位置上讲,常州金坛、镇江句容以大茅峰为界将茅山一分为二,其中,大茅峰、顶宫等重要景点都在句容。
没有主峰、缺少景点,意味着没有稳定客源、缺少门票收入。“金坛茅山”如何把存在感做大?
“一定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副主任邢卫东表示,在句容茅山创成国家5A级景区后,金坛就在思索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最终,当地选择跳出景区思维、门票思维,以开发区模式建设度假区。
自2013年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金坛茅山累计投入30多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先后引进常州龙控集团和云上文旅集团,分别开发东方盐湖城和茅山森林世界两大景区。
建设中,一手抓“无中生有”——金坛因岩盐矿储量丰富被誉为“江南第一矿”,本来和旅游毫不相干,常州龙控集团投资28亿元,在茅山深处打造了东方盐湖城,形成“一观八院十家宿、廿馆百铺千间房”的国风小镇,一年一度“国风大典”成为网络热点。一手抓“借题发挥”——二茅峰森林覆盖率为80%,云上文旅集团围绕茅山森林世界,建成林深见鹿、丛林漂流、森林美宿等旅游体验项目,打造了一座“藏在山野里的度假乐园”。
2024年,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619万人次,实现营收15.42亿元。而在2016年之前,金坛茅山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不到182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不到2小时。
来山脚下,寻找诗和远方
品茶区展示着自制手作茶,阅读区的1000多册图书由新华书店选品、展陈,供游客免费阅读……茅山茶书院的主理人钱毓曾在新疆从事媒体工作,走过高原冰川荒漠后选择返乡,以茶艺师、花艺师的身份回归田园。
被称作“半边山下”的金牛村里,茶社多,民宿更多。人称“多哥”的胡小多是民宿“安闲小院”的主理人。早上,多哥教打坐;上午,去竹林里徒步、骑行;下午,则是水上桨板运动教学时间;夜晚,到竹林里看星空……服务与吃饭要靠住户自助,“课程表”却排得满满的。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度假放松身心而不是疲于奔命打卡景点,如果你是为了寻找一种生活,那来茅山就对了。”胡小多说。
从空置的林场员工安置点,到如今山水林泉环绕的网红民宿村,乡村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2016年下半年,随着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文旅开发的新浪潮,茅东林场启动了“林家乐”乡村民宿项目,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这里已成为一个百姓参与、百姓受益的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网红民宿村。
“竹林与民宿不断带来新人气。”金牛村负责人说,从第一家民宿开业至今,已聚集了50多家民宿、300多间客房,为林场增加了近300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家农户增加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茅山脚下,仙姑村的“玩法”更加丰富。与茅山森林世界联合打造稻田咖啡,成立品牌形象“鹅小仙”,经营江苏省首家星空流浪舱露营基地……仙姑村集聚了30多位回村工作或创业发展的年轻人,催生了民宿、农场、书店、艺术馆、骑行驿站等16种文旅业态,村内直接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村民有200多人。
江东福地深谋“转化”之道
“鸦啼鹊鸣,并立枝头报祸福。燕来雁去,相逢路上传春秋。”茅山乾元观里的这副对联,是陈毅与住持惠心白道长第一次见面时所作。1938年6月,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茅山,并将司令部与政治部设在乾元观的松风阁和宰相堂。
追溯至南朝,陶弘景隐居于乾元观,与梁武帝书信来往,商讨国是,成就了此地“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誉。
如今站在松风阁极目远眺,面山傍水,满目葱翠。从清修之地,变身集文化、生态、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度假胜地,背后则是持续多年深谋转化之道。
其一,在“江东福地”逐梦“绿野仙踪”,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水墨丹青,讲究留白。金坛区所在的常州市,是江苏5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中地域面积最小的。近年来,金坛区坚持战略留白,恪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松劲,土地开发强度仅为20.84%,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作为国家园林城市,金坛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16平方米。
山水风光为发展文旅提供了极佳的生态本底,金坛形成了“生态+文旅+康养+体育”的融合发展模式;茅山颐园依托优越的自然与文化禀赋,打造高端康养社区;举办茅山半程马拉松、茅山越野赛、汽摩越野赛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赛事活动,建设“绿野仙踪”最美骑行道、新浮运动主题公园,被江苏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4年江苏省体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农民搭上休闲旅游的“致富快车”。从一家一户的茅山美食到养生菜系品牌,从一船一网的传统捕捞到长荡湖水街的“八鲜宴”,带动近万名农民就近就业创业。
其二,涵养“自由自在、天人合一”人文气质,擦亮逍遥生活的文旅品牌。
从两千多年前庄子的《逍遥游》,到“山中宰相”陶弘景的隐逸文化,直到今天人们对于自在、心安的普遍追求,“逍遥”可以说是国人千百年来终极的生活梦想。
“追根溯源,‘逍遥’是中国人对于生存、生活态度深层次的思考。”金坛区政协副主席朱亚群认为,茅山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地带,两小时覆盖沪宁杭等核心城市,是处于繁华闹市中的一方“逍遥净土”。
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我们将以自然美景为基,以文化底蕴为魂,推动文旅、农旅、茶旅、体旅等全面融合,打造能让长三角亿万人群“进则通达天下,退则隐于逍遥”的度假目的地。(记者 蒋芳 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