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5-10 14:03:25
5月9日,《外国友人看万村》(清新篇)乡村微综艺栏目开机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举行。开机仪式后,来自美国、巴西、刚果(布)、埃及等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将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体验等形式,深入了解清远市清新区地方文化,领略清新乡村振兴的新面貌,以国际学生视角,记录清新乡村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中的创新实践。
国际学生“解锁”乡村新玩法:从AR技术到非遗手作
本次活动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宣传部、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驻清新区对口帮扶工作队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驻清远市清新区“双百行动”服务队、清远市清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承办。
活动现场,领导嘉宾们共同启动拍摄装置,宣布《外国友人看万村(清新篇)》乡村微综艺栏目正式开机。主办方通过裸眼AR技术,让外国友人在校园内“穿越”至清新山水田园间,沉浸式感受清新乡村风光。十多名留学生代表上台领取了栏目开机礼包,之后他们将探访首站龙颈镇,了解清远发源地历史,品尝享誉海内外的麻竹笋,参观由旧房屋改造的民宿,体验非遗项目制陶技艺。
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家轩表示:“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期待能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深入清新乡村,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品味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淳朴的乡风民俗。我将充分发挥语言优势和跨文化视角,向埃及民众讲述中国美丽乡村的动人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多语种叙事:让世界听见“清新故事”
《外国友人看万村》专栏节目创新采用“国际学生视角+真人秀微综艺+乡村发展叙事”模式,邀请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30多名外国留学生,深入清新区多个乡镇,通过学习非遗技艺、参与农文旅融合项目以及对话新农人等沉浸式体验,以多语种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用镜头解码乡村振兴的“清新答案”,全面提升清新乡村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节目将重点聚焦“乡村振兴”国际化案例,如空心村打造民宿集群吸引游客、中国乡村的数字化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通过具体案例展现“百千万工程”中“万村”的成果。首期节目将于5月在各大媒体官方平台及微信视频号、抖音、TikTok、YouTube等国内外平台同步上线,栏目计划共推出10期系列内容。完成拍摄的外国留学生作为“文化使者”,将在他们国家的社交媒体持续分享见闻。
校地联动:打造乡村振兴“国际样本”
清新区与广外合作,将高校智库资源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是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以及“双百行动”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开机仪式中,双方签署清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基地合作备忘录,通过“乡村体验基地共建”,持续输出乡村振兴经验。
清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奕妮表示,清新区底蕴深厚、风景如画,文化产业、旅游业态丰富,《外国友人看万村》栏目系列活动是校地合作的同心结、融媒赋能的放大镜、文化交流的金纽带。希望通过活动,让国际朋友感受到清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价值多元的世界舞台上去讲好清新故事、中国故事。
用镜头记录振兴故事,架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这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魅力的窗口,更是清新区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的生动课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清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区“双百行动”服务队队长叶开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助力,接下来将深化“双百行动”,发挥好帮扶单位力量,加强优质资源合作,通过“驻”村实现“助”村,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让留学生成为乡村故事的讲述者,能打破文化隔阂,为全球乡村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院长蔡红表示,此次“外国友人看万村”拍摄之旅,广外也派出各学院学生参与栏目中的各个环节,学生可获取乡村经济、生态等一手资料,支撑科研课题或以青年角度宣传乡村变化,广外青年的学术智慧也将反哺这片土地的振兴之路。
近年来,清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推动全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获评2023年全省“百千万工程”考核“消薄类区”优秀等次,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区、全省全域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2024年中国温泉康养目的地(县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十强,获授广东省“平安鼎”;太和镇上榜“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并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名单。此次节目首期拍摄地龙颈镇,正依托丰富的资源开发陶瓷研学项目,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短途微度假目的地。
从非遗体验到文旅打卡,“外国友人看乡村”已成为清新乡村振兴国际传播的创新载体。清新区通过“政媒校”三方联动,不仅展示了“百千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更以年轻化、全球化表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更多“清新故事”或将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