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5-13 00:34:03
近日,在福建省德化县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上,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志宇所作的学术报告《微生物发酵葡萄皮渣酶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及应用》,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专家指出,该技术路线不仅能有效解决葡萄酒生产中的固废处理难题,更为功能性生物材料开发开辟了新思路。
报告展示了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在葡萄皮渣高值化利用领域的最新成果。“我们的研究是将葡萄酒加工产生的葡萄皮和葡萄渣,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细菌纤维素。”李志宇介绍,这种细菌纤维素作为纳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及包装材料等领域,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
山东作为我国葡萄酒生产大省,每年产生的大量葡萄皮渣因缺乏高效利用途径,多以堆肥、填埋方式处理,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企业负担。
据李志宇测算,每吨酿酒葡萄约产生250公斤葡萄皮渣;而通过生物转化技术,1吨葡萄皮渣可制备1吨高纯度细菌纤维素。专业机构评估显示,该技术能使企业单吨葡萄皮渣增值1万—1.2万元,经济效益远超传统处理方式。
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多家葡萄酒企业开展示范应用。未来,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将致力于推动葡萄皮渣向功能性纤维素膜的产业化转化。
自2022年起,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启动果渣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李志宇团队筛选出具有高产细菌纤维素、耐高酸及耐多酚特性的发酵菌株,实现葡萄皮渣多酚与纤维素同步转化;建立酶解—发酵耦合处理技术,阐明多酚对细菌纤维素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机理;通过质谱、光谱和色谱等技术,证实所制备细菌纤维素在结晶度、力学性能和多酚负载能力方面表现优异,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山东葡萄酒产业优势,加快构建‘葡萄皮渣—细菌纤维素—功能膜’产业化技术链,组建科研攻关与产业联盟,加速成果转化,助力我国葡萄酒产业绿色循环与高质量发展。”李志宇表示。
(据《农村大众》)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