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多部门开展主题活动~
来源:
砀山融媒
2025-05-13 16:27:45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近日,我县多部门及学校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的隐患”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安全应急意识。
在县师范附属小学,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全体师生强调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防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随后,县消防大队消防员结合校园常见火灾隐患,现场演示灭火器操作流程,引导师生掌握灭火技巧。公安特警操作无人机开展“高空搜救”,精准抛投绳索、救生圈。紧接着,民兵队员利用生命探测仪模拟地震废墟搜救,展现科技装备在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定位功能。同时还分步演示了自动体外除颤仪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让师生掌握“黄金4分钟”救援要点。在演练环节,随着“火灾”浓烟弥漫,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有序快速撤离到安全区域,消防员积极响应,迅速开展现场灭火作业。演练结束后,工作人员还结合展板及实际案例,详细讲解火灾预防、应急逃生等知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

县师范附属小学学生杨芊羽:今天我学会了很多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自护方法,今后在遇到灾害时,我会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同时我还要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一起提高防灾能力。
县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吴刚:此次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形式,旨在提升师生防灾避险能力。我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未来将持续完善校园安全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此次军地联合活动,既强化了师生“知险、避险、减灾”的安全意识,又通过协同演练提升了军地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为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设防”的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县人武部副部长范德文:我们军地联合举办这场活动,目的在于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防灾意识,切实提高大家的应急避险能力,未雨绸缪,进一步夯实驻地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平安建设良好局面。(记者:董萧)在玄庙镇政府,该镇正联合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开展地震应急疏散综合演练。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全体工作人员迅速抱头屈身,躲在办公桌下进行紧急避险。待“地震波”减弱后,大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双手抱头,屈蹲慢跑,有序从各楼层撤离,向广场集结,整个过程仅用时1分多钟,实现了“快速响应、安全撤离”的目标。随后在消防演练环节,消防员结合实物,向在场人员详细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大家实际操作使用灭火器。在医疗救援环节,医护人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并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大家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急救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急救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玄庙镇政府工作人员赵武:这次演练就像一场“安全课堂”,从逃生到灭火再到急救,每个环节都让我收获满满。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在实际救援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对我今后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有很大的帮助。
玄庙镇政府工作人员周迪:这次演练让我深刻认识到灾难来临时,冷静和正确的应对方法有多么重要。通过亲身参与,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自救和互救技能以及消防灭火技能,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再也不会慌乱了。

此次演练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也在真演真练中提升了玄庙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筑牢了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玄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丹:此次演练涵盖了地震疏散、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等多个关键环节,有效检验了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培训和演练力度,不断提升全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方相 实习生:武俏言)在砀城镇,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面对面向职工们普及防灾减灾与急救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红十字运动起源、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溺水救援、地震防灾避险等知识,并利用模拟人现场示范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操作方法,重点强调了“黄金4分钟”救援时效的重要性。参训职工认真听讲、积极互动,通过实操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

砀城镇林屯村委会职工汪齐齐:这次培训太实用了,以前遇到紧急情况都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学会了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职工们的应急救护技能,还增强了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为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红十字会职工王博:今后,砀山县红十字会还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让防灾减灾理念和急救知识覆盖更多人群,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构筑更加坚实的“安全网”。(记者:陈翔宇)在砀山五中开展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中,随着校园内警铃响起,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首先采取室内避震,迅速用手护住头部,蜷曲身体躲在课桌下,模拟“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动作。待“地震”稍平息后,各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弯腰抱头,紧贴墙壁和楼梯扶手,按照疏散线路,快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操场安全区域位置。同时,各班体育委员迅速整理队伍,向年级组报告班级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确保每名师生的安全。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展现了师生们扎实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协同配合意识,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水平。

砀山五中学生董依娜:通过这次防震演练,我学到了很多自救知识。比如,我们要先保护好头部,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等震动停止后再快速撤离。我觉得这些技能非常重要,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记者:陈翔宇)发布内容中如有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科普宣传,非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张新梅 监制/汪工厅 总监制/李慧玲
主管/中共砀山县委 砀山县人民政府 主办/中共砀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砀山县融媒体中心 砀山县互联网宣传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