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2025-05-16 17:00:29
五月的昌台,寒风仍裹挟着高原的凛冽,而昌台牦牛良繁体系科研中心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梭在钢架与建材间,机器的轰鸣声与施工指挥的哨声交织,勾勒出项目建设的蓬勃生机。
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科普、展销、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左右,预计7月竣工,它的建成将为白玉县昌台牦牛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昌台牦牛是白玉县的特色优良畜种,在当地畜牧业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昌台牦牛产业面临着品牌影响力不足、科普宣传薄弱、产品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白玉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赵浩然介绍道:“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资金来源于中海油的大力支持。项目在昌台牦牛良繁体系科研中心基础上新建1300平方米的科研(科普)中心,涵盖三大核心功能区域。这项工程也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的一项工程,现目前主体已实施完毕,预计今年7月份完成全面竣工。”
科研(科普)中心里,占地650平方米的昌台牦牛畜产品展示展销区备受瞩目。这里将建设专业的畜产品展示柜,不仅为昌台牦牛相关产品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窗口,更为拓展销售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占地350平方米的昌台牦牛品种品牌化推广区同样意义重大。该区域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科学严谨的信息呈现、数据对比以及丰富的实物展示,全方位展现昌台牦牛的生产性能、利用价值等。过去,外界对昌台牦牛的认知较为模糊,品牌知名度不高。而在这个推广区,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昌台牦牛在肉质、产奶量、毛质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数据化、可视化的方式,让昌台牦牛的优良品质深入人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牦牛品种价值,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还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关注昌台牦牛产业,推动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科研(科普)中心内,昌台科普教学区则肩负着普及牦牛科普知识、体现牦牛保护研究的重要使命。这里通过配备LED极小点距拼接屏、LCD4K高清无边拼接屏、自发光OLED透明屏等先进设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大众普及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生态保护等知识。一方面,这有助于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科学养殖水平,推动牦牛养殖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公众对牦牛保护的意识,促进牦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科普教学区还可以作为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践基地,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平台。
据悉,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自2月28日进场施工以来,建设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项目施工团队克服了高原地区气候多变、施工条件艰苦等困难,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进度要求,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中海油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提升昌台牦牛的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预计将带动当地牦牛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直接和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同时,通过科普教育和技术推广,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此外,项目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牦牛文化,促进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云上白玉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云上白玉APP、抖音、微博平台
主 办: 中共白玉县委宣传部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来 源:全媒体记者 彭措正玛
一审一校:唐 倩
二审二校:王 颖
三审三校:泽仁拉姆 泽翁措
新闻热线:17760424342 13778391405
投稿邮箱:云上白玉APP
—版权免责声明—
《盛德白玉》微信公众号非原创转载文章所含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含文字、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如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完善著作权信息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