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拓路绽放芳华 携手拥抱美好生活——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畅谈自强逐梦人生路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13:11:10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受表彰的全国自强模范和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全国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残疾人工作者致以问候。

下午,受表彰的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带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故事齐聚京西宾馆作首场报告。他们正是千千万万残疾人自强奋进的缩影,正是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进步的写照。

本次大会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以来,首次开展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表彰,既是对先进模范的深情礼赞,也将激励广大残疾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智慧的创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必将引领全社会进一步弘扬扶残助残、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宣讲现场图。

破茧成蝶:自强自立谋创业 带着老乡奔小康

身体的局限从来不是人生的边界,全国自强模范是残疾人用生命书写的奋斗史诗,照亮8500万残疾人的逐梦之路,更凝聚起全社会扶残助残的磅礴力量。

从被迫辍学的农村盲童到国际赛场的冠军,从摸索生存的学徒到安置上千名盲人就业的技术带头人,来自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王俊推拿中心技术总监王俊作为全国自强模范获奖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作为从小失明的农村孩子,我被国家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拉出了黑暗。盲人‘摸黑过日子’,但双手里也能藏着生存之道,我要和盲人同胞手把手挣出亮堂堂的明天。”王俊说。

王俊在黑暗世界里用双手“推”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2003年以来,他摸索出“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引领创业”的帮扶模式,累计安置千余名农村盲人就业,培训500余名盲人按摩师,帮助增收月均高达1万元。

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此路恒,八岁时因高烧导致下肢重度残疾,他面对坎坷迎难而上,于峡谷深处,蹚出致富路。种植草果、织布做衣、开办厂房,他从小小作坊到国家级非遗工坊,富了口袋,还能带领200多户傈僳族村民自立自强、增收致富。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我是个想把日子过好的傈僳汉子,今年拄着人生的第89根拐杖,身后带着整个赤恒底村,肩上扛着傈僳族千年的织布手艺,这条路很远,但我从未停下。”在16日下午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举行的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代表宣讲会上,此路恒如是说。

“我带领残疾人勇敢与伤痛和解,重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在残缺中追求生命圆满,在奉献中传递爱与希望。”全国自强模范代表、来自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负责人唐占鑫表示,未来要把自助互助的北京经验推广到全国,孵化更多助残社会组织,帮助更多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

扬帆弄潮:融合教育更平等 拥抱人生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融合教育不仅赋予适龄农村残疾儿童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权,打开人生的新机遇,也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残疾人的精神面貌,让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

“教育可以照亮黑暗,融合能够打破偏见,让光洒向更远的地方。”全国自强模范、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黄莺,是全国首位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求学路上从特校到普校,从本科到博士,她见证了国家政策对残疾人的托举,亲历了社会对残疾人认知的温暖升级。

黄莺表示,她渴望的不仅是“上大学”,更是“和其他人一样上大学”。一名特殊教育学生成为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她破障前行,用乐观打破偏见,用行动倡导无障碍理念,让社会看见视障群体的无限可能。

“残疾人同样能追求梦想、实现价值,追求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全国自强模范代表、广东省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的运动员陈敏仪出生在东莞市石龙镇的残疾人家庭,被先天性残疾剥夺了双腿。但她不言放弃,入选广东省残疾人射箭队,在东京、巴黎两届残奥会夺得4枚金牌,两次打破残奥会纪录。

陈敏仪自信地说:“荣誉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将继续奋斗,用热爱在运动场上逐梦,让梦想在国旗下闪耀!”

领航奋进:用爱托举幸福 共享美好生活

受表彰的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作为千千万万社会助残人士的先进代表,用善举和爱心托举起每个农村残疾人的梦想,帮助他们感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全国自强模范代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村卫生所的独臂村医陈桂平,从医29年来骑坏16辆自行车,乡野骑行超12万公里,脑海里有2000多个活病历本,接诊救治20余万人次,为困难群众和孤残老人减免医药费超3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60人,资助金额达15万余元。

他表示:“多亏党和国家的关怀帮助,我看到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医疗带来美好改变。当受资助学生选择学医,当乡亲们共同捐资600万元,当农村孩子回乡创业,我更加坚信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正在照亮更多农村残疾人的前行路。”

“我要和移民安置区残疾人一起做‘攒劲人’。”作为受到表彰的助残先进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残联工作人员马广步说,“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有23万移民群众,有6508名残疾人在此扎根,是全区残疾人工作难度较大的地区。五年来,我们解决了他们的三‘难’(就业创业难、‘跨省通办’需求高、重度残疾人托养难),听到残疾人家属直夸残联攒劲得很咧!解决了大难题!我们很欣慰。”

“家长把希望投到我们脑科学研究专家身上,我的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受到表彰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四川省科技助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鹏说。他长期关注孤独症孩童,致力于研究“脑机接口”前沿技术,牵头成立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通孤独症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你说的,我都懂!”这是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巧姐无声警务室”负责人何巧给残疾人的保障。她不是聋人,却能以流利的手语与近200名聋人居民无障碍交流。扎根基层,在红岩精神的沃土上,架起一座跨越无声与有声世界的桥梁,她说:“有困难,找巧姐!”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将不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团结带领、支持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宣讲现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昱 文/图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