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提单产 | 辽西半干旱区花生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13:11:11

一、技术概述

花生是辽宁省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5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锦州市和阜新市。该技术以地膜覆盖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配套合理密植和水肥精准调控,花生产量和品质均明显提升,产量达到300~400千克/亩,增产达到10%~30%。该技术模式适用于辽宁西部有灌溉水源区域。

二、整地播种与管道铺设

(一)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好的适宜花生品种。葫芦岛市和大连市应选择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好、生育期130~140天的品种,其他产区应选择生育期120~130天的品种。

(二)种子处理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不同种衣剂剂型进行种子包衣,东北地区“倒春寒”现象发生严重,应选择耐低温种衣剂。

(三)播种和滴灌带铺设

适宜播期为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辽宁一般为4月25日至5月15日。播种密度:春播花生,亩单粒精播13000~16000粒,双粒播种8000~9000穴。播种机械选用起垄、播种、喷洒除草剂、铺设滴灌带、覆膜、膜上压土等一次完成的花生联合播种机。

三、水肥管理

花生施肥量依据不同地块目标产量和施肥水平确定,提倡有机无机配施,化学肥料基施、追施配合。氮肥40%、磷肥全部、钾肥60%作底肥,其余肥料生长期内采用滴灌补追肥。基施腐熟堆肥1000~2000千克/亩或商品有机肥250~300千克/亩,可减少10%~20%化肥用量。

花生全生育期推荐“四水三肥”水肥一体化模式。播种时施入13~17~15(S)复合肥料15~25千克/亩作基肥,种肥隔离,肥料在种子侧下方5~7厘米。生长期内采用滴灌补肥,氮肥于苗期、开花下针期、荚果期进行3次追肥,分别以总肥量的10%、30%、20%比例滴灌施入。

第1次:播种出苗期,灌水量为10~15米³/亩,追施尿素2~3千克/亩、水溶性磷酸二铵1~2千克/亩。

第2次:开花下针期,灌水量为20~30米³/亩,追施尿素5~7千克/亩、水溶性硫酸钾1~2千克/亩。

第3次:结荚期,灌水量为20~30米³/亩,追施尿素3~5千克/亩、水溶性硫酸钾4~5千克/亩。

第4次:饱果期,若遇干旱应小水滴灌润浇,灌水量为5~10米³/亩。

四、其他配套措施

(一)根腐病防治

发病初期或发病率低于5%时防治为宜。可用7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甲霜・噁霉灵1500倍液采用灌溉系统连续灌根2~3次,间隔5~7天。

(二)蛴螬防治

在苗期和结荚期即蛴螬幼虫时期防治为宜。可用40%毒・辛乳油100倍液采用灌溉系统灌根1~2次,间隔5~7天。

(三)地膜清理

收获后及时回收田间残留地膜,推荐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五、应用案例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河东村采用花生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花生产量达到400千克/亩,与对照相比增产50千克/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辽宁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刘顺国、徐铁男、邹存艳、王颖,兴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张晓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苏建党,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站张佳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