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犹发布 2025-05-18 10:51:5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上犹县的田野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翻耕、播种、育秧……处处洋溢着春耕生产的火热气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春日序曲。
在营前镇,村民们手持锄头,凭借着丰富经验,熟练且高效地对灌溉沟渠进行疏通作业,为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沟渠的疏通,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润泽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为农作物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春耕的奋进乐章。多台旋耕机在营前镇的田间忙碌地来回穿梭,旋耕机所到之处,翻耕出一道道整齐而规整的痕迹,为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有了旋耕机的助力,平均每天可完成翻耕作业380余亩。
在营前镇新溪村,一幅繁忙有序的水稻育秧劳作场景正热烈上演。据了解,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水稻产业发展,该村大力推行集中育秧模式。该模式整合资源,通过集中管理,实现人力、物力、技术的高效调配。村民张大叔,作为村里的资深农户,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育秧工具,一边说,“早稻育秧是一年的大事,一点都不能马虎,现在村里进行统一组织安排,趁着天气好,把种子播下去,就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在营前镇的鑫禾育秧基地,传统农耕的精耕细作与现代科技实现了深度融合。基地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秧盘在传送带上快速移动,平均每天8小时可完成育秧6000余盘;恒温育秧床上波光粼粼,嫩绿的秧苗茁壮成长,育秧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鑫禾公司营前负责人周冬平说,“我们公司大力开展‘藏粮于技’战略,引进工厂化育秧流水线2条,更新高速插秧机24台、旋耕机16台,植保无人机5架,依托万亩育秧工厂和农机服务中心,构建起了‘育、种、管、收、烘’全链条机械化生产体系,实施(统一购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施肥、统一飞防、统一收割、统一烘干)‘七个统一’模式,为群众提供全环节或单环节托管服务,助力平均亩产提升4.5公斤,亩均成本下降28元。
“为确保2025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营前镇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截至目前,我们已采购早稻种子22560斤,化肥820吨,已翻耕田块1236亩,已育秧460亩,其中工厂化育秧60亩,可满足全镇早稻需求。”营前镇粮食生产分管负责同志陈远富表示。
供稿:营前镇 黄金发 黄浩
编辑:张伟
二审二校:尹江南
便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