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5-21 11:26:23
今天(5月20日)起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这部法律第一次将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
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
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第一次明确规定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那么
民营经济促进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
法律的实施
将会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
对于涉农民企又有哪些帮助?
针对这些问题《三农三人谈》邀请了
参与法律制定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
刘俊海
2015年度三农人物获得者
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创新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总经理
李才圣
做客演播室
为大家深入解读
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多个“第一”
我国一直在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多个“第一”。这部法律最大的意义和主要亮点是什么?突破点又是什么?
刘俊海介绍,第一个“第一”是这部法律是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以前没有过。第二个“第一”是从立法颁布到实施只有20天。2023年3月,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提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一号提案,然后转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案,到2025年4月30日出台,仅用两年的时间。4月30日颁布,在“520(我爱你)”实施,说明国家爱护民营企业,这种实施速度之快也是令人称道的。这部法律是民营经济的“及时雨”,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还是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宣言书,也是民营经济法律规范体系的“龙头法”。所以,这部法律是一个能够立足长远的经济工程,是标本兼治的法治工程,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民营企业?“56789”这串数字就可以说明一切。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当时,他就指出了民营经济的贡献“56789”。“5”是指民营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50%以上;“6”是指民营经济创造的GDP总值占60%以上;“7”是指技术创新成果的70%是民营经济提供的;“8”是指城镇就业的80%靠民营经济创造;“9”是指民营经济企业的数量在所有企业数量当中占90%以上。所有的民营经济组织有1.89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就超过1.2亿户。很多个体工商户是与农有关的,比如农产品的销售、卖种子等,涉及到国计民生。所以,这部法律会催生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民营企业:破除所有制歧视,公平竞争有了法治“定心丸”
在“520”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关爱。民营企业怎么看待这部法律呢?
李才圣表示,这给民营企业吃了颗“定心丸”。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得很清楚,就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国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在法律上对民营经济关心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比如,融资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权益保护问题等,现在都有法可依。这部法律对于民营经济来说,确实是一场“及时雨”。举个简单的例子,李才圣在江西有一个农产品供应链公司。江西东乡是产猪大区,有一个国有屠宰场,在没有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一天屠宰70头猪;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国有屠宰场股份占比51%,李才圣公司股份占比49%。大概半年之后,每天的屠宰量达到了1400头。这说明民营企业有很强的市场拓展动力,很有活力。
刘俊海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体现了六条最基本的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平等监管、平等保护。就“地位平等”而言,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得非常清楚,法律地位平等,包括在公司法、税法、刑法、行政法上,都应当和国企同样对待,有同样的权利、义务、规则,不能再歧视民营企业。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写了第二章“公平竞争”。这部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光鼓励发展公有制企业,还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这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国企和民企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
涉农企业:深挖条款背后的资源商机,破解融资难题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而这当中不少是涉农企业。那么,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涉农民企有哪些帮助?
刘俊海认为,对于涉农企业来说,民营经济促进法里每个条款都蕴藏着巨大的“富矿”。比如公平竞争问题、市场准入问题,“法无禁止即可为”,除了法律禁止的产业,凡是农业、农民、农村需要的,企业都可以去做。现在很多涉农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因为很多国有金融机构有一种惯性思维方式,当发放贷款成了不良资产收不回来时,如果是国企,问题不大;但如果是民企,要追责。围绕这个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条专门有一条规定:国家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对银行工作人员考核,如果尽职了就可以免责。
银行也得创新自己的担保手段。除了传统的房产抵押,现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扩大了担保手段,可以找担保公司先出函,也可以把应收账款作为权利质押,把股权质押给银行。这就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而且还预防企业犯错误。企业和银行之间良性的银企关系建立起来后,很多银行会愿意“雪中送炭”了。
李才圣表示,融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确实难。他是一个中小企业的代表,创业十年间一直都面临着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民营企业贷款难体现在:如果没有资产抵押,很难贷到款。需要企业法人或者企业超过60%以上的股东签字担保,比如拿房产担保。他觉得如果按照银行金融的法规政策,该做的都做了,最后确实产生了坏账,银行要允许一个坏账率,银行可以通过第三方担保去降低风险。不能说因为是民营企业,银行就不敢放贷。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更好的路径,只有通过银行贷款。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