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23:11:06
凌晨三点的江南水乡,加拿大籍主播杜米正用英语在直播间吆喝珍珠项链;60岁的村民王大姐用方言直播开蚌取珠,AI分拣机吞吐着晶莹的珍珠行云流水……这魔幻现实的一幕,发生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这个面积仅43平方公里江南小镇,是全国最大的珍珠贸易中心、淡水珍珠引领中心和数字珠宝交易平台:珍珠交易占全国的80%、全球的70%,产品远销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当第五届山下湖·世界珍珠大会的镁光灯照亮“西施故里”,日本客商惊叹“中国珍珠开始制定规则”,意大利买手追捧“中国设计”珍珠首饰,北美消费者为开蚌直播疯狂下单——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珍珠之都”的加冕礼,更是山下湖镇用“技术+流量+文化”组合拳,为全国2000多个特色产业小镇探寻转型之路。
如今,从“养珠人挑担赶集”到“云上卖全球”,从“论斤称原料”到“按克卖文化”,这场持续50多年的产业跃迁,正重塑着中国制造的出海叙事。
夜幕下的山下湖镇。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跃迁:从“水乡集市”到“全球超市”
把时光拨回1972年,那年,长乐村农民何木根捧着700克珍珠走进药材公司,换回相当于10头肥猪价格的497元时,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草棚里的乡亲们第一次意识到,水塘里的河蚌竟是比种地赚钱百倍的宝贝。
这个被村民称为“第一代珠王”的汉子致富后倾囊相授养殖技术,山下湖乡邻纷纷在池塘挂满浮球,孕育珍珠的河蚌如同水下金矿,就此拉开中国珍珠产业传奇序幕。
时光流转,曾经的“水乡集市”历经6次蝶变,化身今天的华东国际珠宝城,这里是山下湖“买全球、卖全球”的枢纽——2000余家门店星罗棋布,120万平方米空间里加工、设计、交易、展览功能交织,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华东国际珠宝城客商涌动。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然而,小镇的野心不止于此。“很多客商以为山下湖只有淡水珍珠,我们把尚未充分开发的中国海水珍珠市场,看作第二增长曲线。”指着浙江省首个珍珠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山下湖镇党委书记郭南说道。
“保税展示交易”指的是境外的珍珠先保税进入综保区,然后运往珠宝城进行展示,如发生交易,再向海关办理报关缴税手续。相较传统的进口模式,这一新模式货物通关时间压缩60%,年均为企业省下超千万元成本,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平均降低55%。
“过去,进货海水珍珠要飞半个地球,现在,家门口就能‘淘金’。”恩珍珠宝商行负责人高盼盼感慨,以前中小商户望而却步的海水珍珠生意,如今触手可及。华东国际珠宝城创新发展部经理袁小鹏算了笔账:三轮大溪地黑珍珠拍卖会,单场成交额破千万,海水珠品类占比从5%跃至15%,印证了市场对“全品类生态”的渴望。
大溪地珍珠全球展示交易中心项目签约仪式现场。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世界珍珠大会上,大溪地珍珠全球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这标志着山下湖镇向着“全球珍珠交易中心”的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更多高端海水珠由此加速涌入这个江南小镇。法属波利尼西亚主席特使萨比娜·洛里尤在会上感叹:“诸暨的开放姿态,让大溪地珍珠找到通往亚洲的‘新航道’。”
颠覆:从“水塘浪花”到“数字浪潮”
还是把指针拨回40多年前,极具市场意识的山下湖珠农,发现了香港这块连接国际市场的“黄金跳板”。于是,他们坐着绿皮火车,肩挑手扛,将一袋袋珍珠运至广东再转至香港,创下了“从170元一斤卖到5000元”的造富神话。
“过去卖珠靠腿,现在靠嘴;过去看天吃饭,现在靠流量吃饭。”珍珠主播周威的调侃,道出了山下湖镇近年来最深刻的变革——上万名“新珠农”正用手机这部“新农具”,将日均7000场直播变成通往世界的“任意门”。
在诸暨诗丽仙饰品有限公司的抖音国际版直播间里,杜米娴熟地从河蚌中取出成色饱满的珍珠,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屏幕另一端的国际观众介绍珍珠产品。“北美观众最爱开盲盒的刺激感,但复购要靠设计和品质。”公司“90后”负责人钱少聪2016年开始试水电商直播,2021年摸透海外社交媒体规则后转战跨境电商,如今他带领40多人团队通过“开蚌引流+成品转化”策略实现单场直播销售额3万美元。凭借跨境定价达国内3-4倍且退货率低于5%的优势,这位年轻掌舵者让传统商户看到了“老产业的新活法”。
外籍主播在抖音国际版直播间里“开蚌”。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山下湖,更多创业者正享受“一站式”出海服务。据了解,当地专门制定专项产业政策鼓励跨境平台建设,在跨境电商基地里,亚马逊、TikTok等平台服务商常驻办公,从账号注册、流量投放到跨境支付全程护航。针对珍珠行业特有的原料采购、电商销售、外贸出口等环节涉及的税费政策,诸暨税务部门对企业代表和电商主播进行“面对面”讲解,“点对点”解决涉税费疑难杂症。“95后”姑娘陈露露带着大学毕业证直奔基地:“这里连直播间的珍珠道具都备好了,我带着创意就能开工。”
随着“钱少聪们”不断创业,用电负荷节节攀升。早在15年前,国网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就在山下湖小镇上建设1座110千伏珍珠变电站,增加了10万千瓦的供电能力,同时,此变电站及线路与周边电网设备“手拉手”,不仅为珍珠产业发展用电留足发展空间,而且为珍珠高附加值生产、电商和网络交易提供更高的供电可靠性。
2024年,这个基地培育的500余个跨境账号,直接将5亿元的全球销售额收入囊中。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山下湖正加速建设跨境平台共用海外仓,引导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珠宝市场布局,着力构建起“直播引流—平台交易—海外仓配送”的完整跨境链路。
破壁:从“东方美学”到“世界T台”
一直以来,珍珠面临着“非标品”属性带来的选品难题,淡水珍珠给外界的刻板印象更是“高产低附加值”。如何破局?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秘书长何铁元表示:“我们要让珍珠成为传递东方美学的文化使者,而不仅是‘便宜的淡水珠’。”
近日,全球三大国际宝石赛事之一的第四届“极光之辉” 国际珠宝大赛落下帷幕。山下湖企业——绍兴礼兰珠宝凭借一条中国传统色渐变的珍珠手链“暮山”,从数百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配色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诸暨本土企业设计实力、珍珠养殖质量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东方美学在国际珠宝舞台上的强势发声。
“极光之辉”国际珠宝大赛现场。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让“江南珠光”点亮世界T台,山下湖镇谋划了“诸耀全球,珠梦未来”项目。三个维度精准发力:聚焦国际化,建设各具特色的跨境直播间,打造珍珠环球世界;聚焦时尚化,搭建珠宝AI设计平台,建立世界一流创意孵化中心;聚焦年轻化,打造全场景创客综合体,适配“Z世代”年轻人创业创新的多维需求。
当前,文化认同成为影响品牌出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内珍珠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前提下,山下湖镇果断选择“抱团出境”。2023年,该镇组织超300家企业(商户)、近800人组团包机参加香港国际珠宝展,斩获超2亿元订单;2024年,再次赴港,珍珠宣传片登陆香港铜锣湾SOGO户外大屏,令人瞩目。
到了今年,山下湖对组团出海进行升级。“与首次的原料出海不同,今年‘再出海’层次更高,既是品牌出海,更是产业出海。”郭南介绍,今年3月通过在香港“珠宝双展”上打造“诸暨珍珠馆”、统一形象布展的方式,加强了珍珠企业的黏合度,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山下湖珍珠企业“抱团出境”参加香港国际珠宝展。诸暨市委宣传部供图
“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珍珠产业焕新发展,全力打造高竞争力、高附加值、高占有率的‘千亿级时尚产业’。”诸暨市委书记金进富如是说。
夜幕下的珍珠塘波光粼粼,直播间的镁光灯照亮村民的笑脸,智能生产线上的珠光映出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从“诸暨珍珠”到“世界珍珠”,从“高产低附加值”到“设计赋能品牌溢价”,从“贴牌出口”到“文化出海”,当全球化浪潮漫过江南水乡,照亮的何止是蚌壳里的珠光,更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向价值链上游攀登的坚定步伐。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