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6-19 08:44:10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麦报”的小行家
“三夏”时节麦飘香
田间沃野收获忙
中国三农发布在“三夏”期间为你提供最贴心的麦收服务↓↓↓
当前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持续向北推进,截至6月5日,已收小麦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继湖北、四川圆满收官后,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河南近八成半,江苏、陕西近四成半,山西近两成,山东过一成半。
山东:以片区辐射带动
“齐鲁粮仓”粮食产能提升
6月5日,“齐鲁粮仓”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预计持续7—10天。今年,山东重点打造“德聊吨半粮”“黄三角”等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以片区辐射带动山东粮食产能提升。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时长00:23
甘肃成县:山地多、坡度大
巧用小型农机抢收小麦
近期,甘肃成县的山地小麦迎来了丰收。成县的山地小麦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与平原地区不同的是,成县的山地坡度大、地块小,大型农机在这里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当地结合地形特点,巧用小型农机进行小麦的抢收。小型农机能够自由地穿梭在田间地头,保证小麦的收割工作。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时长02:40
陕西富平:抢抓晴好天气
70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正值夏收关键时期,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7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当地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在富平县老庙镇广袤的田野上,金色麦浪随风起伏。大型联合收割机有序开展抢收作业,麦田中一派繁忙景象。新收割的小麦需要及时晾晒、烘干和储存,当地农业、电力、气象部门密切配合,依据天气变化和农户需求,深入田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小麦烘干收储能力,有效助力节粮减损,保障夏收顺利进行。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时长01:16
,时长00:25
湖北随县:北斗导航插秧加速度
智慧种田农机助增收
今年,在湖北随县,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上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将新技术、新装备引入农业生产,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在随县安居镇张畈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多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中穿梭作业。得益于科技助力,这些无人驾驶插秧机不仅让种田省时省力,机器搭载的智能传感器还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状况,自动调整插秧深度和间距,提高了栽插质量。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时长01:31
,时长01:31
各地切实加强机手服务工作,主动对接联络,积极提供贴心关怀和便利支持,有力保障了“三夏”小麦机收快速推进。一是周到做好接待服务。各地共设立3400多个农机跨区接待服务站,为机手提供作业对接、加油维修等信息,发放防暑降温等生活用品。认真接听农机作业服务保障热线电话,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机收困难问题。一些基层乡镇政府在农忙时敞开大门欢迎“麦客”,免费提供三餐住宿、帮助维修加油,为跨区机手提供更多暖心服务。二是深入做好指导服务。农业农村部提前印发“三夏”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指导麦收省份组织农机现场会、专题培训班等实操实训,参与农机手和修理工达160多万人次。组织各地选派农机化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帮助调节机具参数,提醒控制作业速度,努力提高作业质量。三是高效做好通行服务。为确保“三夏”跨区作业农机运输通行通畅,交通运输部门设立4800多个农机绿色通道并加强值班值守,将免费通行政策切实落到基层一线,确保南来北往跨区机手快速高效通行。公安部门在作业车队集中到达时组织干警维护交通秩序,在主干道和重要路口派警车护送,保障农机安全顺利上路下田。四是加力做好用油服务。中石油、中石化等设立5800多个农机优先优惠加油通道,在集中作业时段设置专用枪机、延长营业时间、增派工作人员,组织合规加油车辆安全送油下乡到田,满足农机用油需求,为机手节省时间、提高抢收效率。五是精准做好气象服务。气象部门5月20日启动“三夏”气象服务专报,分区分时发布机收作业气象预警信息,准确预报5月中旬以来多轮降雨过程,为各地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组织开展抢收抢烘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6月6日小麦主产区行情:
地区
规格
平均价(元/吨)
河南郑州国标二等2400-2430河北保定国标二等2365-2410山东潍坊国标二等2420-2450江苏徐州国标二等2410-2430安徽宿州国标二等2400-2425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利于春玉米、大豆、一季稻等春播作物生长;黑龙江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可能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注意及时排涝散墒;辽宁温高雨少,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和旱情,注意做好干旱防御和储水蓄水工作。
华北、黄淮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少,利于冬小麦成熟收晒;但温高雨少可能导致土壤缺墒加重、旱情发生发展,不利于适时夏种及春玉米、马铃薯等春播作物正常生长。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略偏多,利于旱情缓解和夏种,但对冬小麦收晒不利,注意避雨抢收成熟冬小麦,确保颗粒归仓,并趁墒夏种。北方夏播区墒情偏差地块应适时灌溉、造墒播种,确保作物正常出苗。
南方大部水热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江南东北部降水偏多,利于库塘蓄水,但局地强降水、强对流天气不利水稻抽穗扬花和旱地作物生长发育,部分农田可能出现渍涝灾害,各地要及时排涝降渍,对受淹和长势较差的农田要适当增施肥料,促进恢复生长,同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华南地区、江南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注意防范阶段性高温,同时需加强农业蓄水;早稻生产注意及时以水调温,防范高温热害对早稻结实的不利影响。西南地区大部气象条件适宜,利于夏种生产和春播作物生长。
小麦什么时候收最好呢?
眼下,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正有序推进。说到小麦收割,民间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说法,意思是说小麦不能等到十成熟再收割,这样产量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小麦什么时候收最好呢?
小麦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也就是通常说的九成熟的时候。这个阶段小麦籽粒含水率约15%~25%,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收获时损失也最少。
如果收获过早,灌浆不充分,产量就会降低,而且含水量高,不仅脱粒困难,籽粒也容易破碎。而收获过晚,会加大落粒、掉穗的损耗。
在实际中,很多农户为了省去晾晒、烘干环节,更愿意在完全成熟后收获,但这样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损耗,因为小麦进入完熟中期或后期时,茎秆完全干枯,籽粒体积也已缩小,麦粒已经干硬,一部分营养会回流到茎秆中,品质会降低。
怎样判断小麦进入蜡熟末期呢?取一株麦穗,搓掉表皮后,看到麦粒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色,硬度有些发软,表层已成蜡质状,这时候就是小麦蜡熟末期。从远处看,麦田上下部分为黄色,中间有一条绿带,也表明进入蜡熟末期。
海报 | 贺臣
编辑|宋锐主编 | 蒋琳
监审 | 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