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气种草莓? 小城玩转"碳中和魔法"

来源: 农视网 2025-06-19 18:46:35

自然界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CO₂)合成有机物,动物消耗植物释放CO₂,形成碳元素流动闭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创新性将工业排放的CO₂导入温室,让废气成为草莓生长的“气体肥料”,重构工农融合的现代碳循环。

眼下,草莓鲜果已进入销售尾声,但在山东省聊城市的茌平区,一种有特殊“身世”的草莓正长势喜人,等待采摘。走进长300米的巨型温室,省派科技特派员张继祥轻触控制屏,三层可升降钢架缓缓移动。鲜红的果实如瀑布垂落,他对记者说:“亩产突破1.2万斤——这是传统种植的5倍。立体栽培让土地利用率翻倍,采摘期延长至8个月。”

在茌平区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政托着红艳的草莓告诉记者:“这些果实‘呼吸’工业废气,糖度却达14.2%,高出常规种植两个百分点。”三公里外,电厂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注入温室,日均2000立方米气体营养让光合效率提升40%。

王金政一边轻抚输送二氧化碳的银色管道一边说:“工业烟囱与草莓温室曾是对立符号,如今成了共生伙伴。”监测屏闪烁绿光:当日120吨工业碳被草莓吸收,碳汇收益持续注入产业链。

茌平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马洪兵正在调试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从400ppm升至800ppm,成熟期缩短一周。”他身后的监测屏显示实时数据:工业余热维持棚内恒温18℃,年节煤148吨,2.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创造首笔30万元碳汇收益。

IMG_5386.jpeg

农户李红是村里较早一批用“气体肥料”种草莓的受益者。她的合作社如今成为“草莓采摘网红地”,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在这里,一根管道连接电厂烟囱与草莓温室,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化作果实增甜的“秘密配方”,排放与生长、污染与甘甜完成历史性和解,一颗颗红艳的果实正书写农业科技的新篇章。这场颠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齐鲁大地结出科技之果。(记者:白亮)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