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6-30 09:28:46
盛夏的酷热仿佛将整个世界塞进了巨型蒸笼,蝉鸣是蒸气顶盖的呲呲声,柏油路泛着粼粼热浪。纵使躲进26℃的空调房、灌下整瓶冰镇气泡水、任花洒在头顶倾泻凉意,体内那团无名火却总在熄灭边缘反复灼烧。
或许你未曾察觉,餐盘里暗藏的"助热密码"正悄然改写身体对高温的耐受剧本——有些食物非但不能解暑,反而像在体内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炭火。
你知道哪些食物才真的符合身体的需求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夏日饮食习惯背后的真相。
01
真相一:热茶比冷饮更消暑
炎炎夏日,冷饮的冰爽诱惑总是难以抗拒。然而,冷饮在带来瞬间凉意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胃肠和咽喉带来了不小的刺激。
过量食用冷饮,很可能引发胃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相比之下,热茶才是对抗暑热的真正“利器”。热茶能够促使毛孔张开,加速汗液的分泌,还能利尿,从而帮助身体降温。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热茶的降温能力远远超过了冷饮制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喝茶的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65℃以下最为适宜,以免增加患癌风险。
02
真相二:肉吃多了感觉更热
不同食材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热量有所不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以热量的形式从体表散发,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这一比例则相对较低。
肉类作为蛋白质的丰富来源,摄入过多会导致身体产热增加,让人在炎热的夏天感觉更加燥热难受。相反,蔬菜和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食用后更能让身体感到清爽舒适。
03
真相三:吃点辣有助消暑散热
一提到夏天,很多人就会对辣味食物敬而远之,担心其会导致上火。但事实上,适当吃辣在夏天也有诸多好处。辣味食物能够使人体各部位血管扩张,从而促进散热。对于湿气较重的地区来说,吃辣还能起到“除湿”的作用,平衡身体的寒热,对健康大有裨益。
不过,像西瓜、黄瓜、苦瓜等寒凉性果蔬,虽然能带来清凉感,但食用过多可能会损伤脾胃,引发胃部不适等问题。
04
真相四:补水不能只靠白开水
夏季流汗不仅会带走身体的水分,还会使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流失。因此,仅仅依靠白开水来补水是远远不够的。自制的绿豆汤、柠檬水等饮品,不仅能有效消暑降温,还能补充多种营养。此外,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不仅水分含量高,还富含抗氧化剂、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有积极的作用。
05
真相五:降火不能全靠吃苦
苦味食物中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消暑清热、舒张血管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上火”症状都适合用苦味食物来缓解。苦味食物多适用于泻肝胆、胃肠之火,对于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苦味食物则可能无济于事。
此外,苦味食物的摄入也需要适度,过量食用可能会损伤脾胃,引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脾胃虚寒者、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食用苦味食物。
06
真相六:没胃口能靠饮食调
夏天的高温常常会让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但即便没有胃口,也不能选择不吃。猕猴桃、柠檬、番茄等酸味果蔬,以及醋、葱、姜、蒜等调料,都能有效刺激食欲,让人胃口大开。此外,松软、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如面食、粥类等,相对容易消化,也是胃口不佳时的不错选择。
07
真相七:凉茶并非人人适合
炎炎夏日,凉茶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心头好。但凉茶作为药食同源的饮品,其成分复杂,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内热、火气重的人群,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不同类型的凉茶。例如,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失眠多梦、口干口渴等表现为内热、火气重的人群,可选择清热解表茶,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山枝子、黄芩等;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群,可选择清热润燥茶,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麦冬、雪耳等;湿热气重、口气大的人群,可选择清热化湿茶,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土茯苓等。
需要注意的是,寒性体质人群、老人、幼儿、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等则不宜饮用凉茶。
夏日的饮食选择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在这个炎热的季节,让我们摒弃那些看似合理却暗藏隐患的饮食习惯,用科学、健康的方式迎接每一个清凉的夏日时光。
编辑:高吉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参考:生命时报、科普中国、科普重庆、CCTV生活圈、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