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枝枯菌核病防治技术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5-06-30 17:02:13

近年来,广西部分蚕区在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桑树易发生桑枝枯菌核病,被病原菌侵染的新梢基部的枝条易折断,整枝桑叶枯死,一定程度影响养蚕用叶,养蚕经济效益受到损失。那么,如何防治桑枝枯菌核病呢?

一、病原

桑枝枯菌核病又叫“桑树断梢菌核病”。常见病原是桑小粒型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该病原生长温度范围为8~30℃,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当气温低于8℃或超过25℃时,此病受到抑制,病害发生少。

二、发病规律

1.桑果小粒型菌核病的发生,菌核病易侵染桑新梢基部,引起桑树断梢菌核病发生。每年春季桑花期时开始为害桑葚,造成桑葚菌核病,继而为害到桑枝,即发生桑枝枯菌核病。

2.此病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侵染寄生引起,病菌菌核在桑园土壤越夏越冬,当早春气温回升到15℃后,在桑树发芽初期菌核长出子囊盘,散发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染刚萌发的桑树春芽,为害新梢基部,先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当病斑环绕枝条后,枝叶即凋萎枯死。当气温上升到25℃后,发病受到抑制。发病时,病斑表面布满白色菌丝,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病枝上的菌核跌落土壤中休眠,至次年春发芽长出子囊盘和子囊孢子进行新一轮侵染。桑园地下水位高,桑树种植密度大,偏施氮肥及遇阴雨潮湿气候时发病严重。

3.湖桑、农桑、伦教40号等嫁接桑树品种易发病,实生桑发病少。

三、田间为害症状

1.主要发生在桑树春发新梢(枝)基部2~3厘米处。当桑葚感染桑葚小粒型菌核病,果柄逐渐变成黑褐色时,靠近果柄的新梢基部皮层病原菌由内向外侵染,逐渐在外部呈现黑色斑点,再变为块斑,渐渐扩展为周斑,斑长1~4厘米,淡灰褐色,表皮纵裂。

2.发病重的新梢(枝),病斑干腐向内凹陷,造成环缢,病斑的木质部及皮层大部分纤维组织坏死,失去输导作用,遇风雨天气枝条折断,少部分病枝直接断离树体,但大多数枝条断后仍有少量木质部和树体相连,倒挂树上,桑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绿色,但最终整枝桑叶枯死。

四、防治技术措施

1.选栽抗病品种。宜选择广西的“桂桑5号”“桂桑6”等品种。

2.加强桑园田间管理。

改善桑园小气候环境,低洼桑园及时开深沟排水,确保桑园无积水,降低湿度,保持桑园土壤干燥。易发病桑园春季及时摘除桑树雌花或青桑果,勤除杂草。

合理施肥,适当控施桑园氮肥,多施桑树专用复合肥或实施桑园测土配方施肥。

发病桑园要加强桑枝巡查修剪,冬伐后清园,消除病枝,清除病果、表土的菌核,病枝清出园外集中烧毁。

对发病桑园的冬伐时间进行调整,提早冬伐,以利于增加日光曝晒消毒,加强桑园水肥管理。

上年发生桑枝枯菌核病的桑园,分别在开花盛期和后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对嫩芽、新梢和桑园土壤全面喷施,提前做好预防,减少病害。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