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 2025-07-02 19:06:03
你是否被顽固的口腔异味困扰?是否有家人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这种呈螺旋形的细菌,正悄悄寄生在我国约50%人群的胃部。在临床出诊过程中,经常遇到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的种种疑问:它如何传播?感染后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防治?今天就来系统解答。
认识幽门螺杆菌:胃里的“隐形破坏者”
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像个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但其实它是一种很小的细菌,形状呈螺旋形或杆状,专门喜欢在我们胃的幽门部位安家并引起病变,故全称为“幽门螺杆菌”。是全球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可能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大问题。据估计,我国约一半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临床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家人共用餐具、互相夹菜的习惯,很容易导致一人感染、全家“中招”。这也提醒我们,当家庭中有人确诊感染时,其他成员应同步进行筛查。
感染途径揭秘:这些日常习惯藏隐患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主要通过两大途径:
口对口传播:共用餐具、亲吻,或是家长用嘴嚼碎食物喂给孩子,都可能让细菌通过唾液传播。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奶奶长期用嘴喂孙子吃饭,最终导致孩子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
粪口传播:如果食物或水源被含有细菌的粪便污染,也可能引发感染。比如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未经煮沸的生水,或是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成为细菌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约30%-50%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有症状者常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消化不良、进食后或饥饿时规律性胃痛,以及刷牙漱口也难以缓解的口腔异味。
规范治疗是关键:四联疗法需足疗程
一旦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医学指南建议,除非有特殊禁忌,感染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国内推荐的标准方案是 “铋剂四联疗法”,即: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疗程通常为14天。
吃药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舒服,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起疹子。如果不严重,可以继续吃药;要是很严重,就得赶紧去看医生,让医生想想办法。还有哦,治疗的时候不能喝酒、抽烟,也不能吃辣的、油的、刺激的东西,不然会影响治疗效果。
科学预防六步法:从细节阻断感染链
作为临床医生,建议患者从以下六方面做好预防:
1.养成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每日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2.推行公筷分餐: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交叉污染,尤其不要互相夹菜;
3.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用流水彻底清洗,生水煮沸后饮用,肉类等食物确保煮熟煮透;
4.杜绝口对口喂食:家长切勿用嘴嚼食喂孩子,避免细菌通过唾液传播;
5.定期餐具消毒:用高温蒸煮或消毒柜对餐具进行消毒,破坏细菌生存环境;
6.定期健康筛查:普通人群每 2-3 年可进行一次尿素呼气试验,出现胃肠不适及时就医。
幽门螺杆菌虽然普遍存在,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我们注意卫生,定期检查,做好预防,及时就医,就能把它控制在门外。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最好的防线。
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范雪
[ 责编:张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