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7-04 16:11:21
近日,全国好多地方都是高温高湿的 “桑拿天”,在这种天气下,有一种致命急症——热射病,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前两天,河南郑州一位外卖小哥在高温天送餐途中,突然倒地抽搐,体温飙升至 41℃,最终被确诊为热射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汪梦君严肃指出:“临床统计显示,一旦确诊为热射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年老体弱者预后更差。”
热射病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凶险?
热射病其实是最危重的中暑类型,是人体在长期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彻底崩溃的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主要依靠出汗蒸发来散热的机制失效,汗排不出,热散不掉,体内就像高压锅一样,热量持续积聚。热损伤会迅速破坏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细胞结构,引发功能衰竭。从出现轻微不适到昏迷休克,进展速度极快,黄金急救时间往往只有短短30分钟。
哪些人更容易成为热射病的 “目标” 呢?
户外劳动者首当其冲,如外卖小哥、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他们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工作环境恶劣;其次,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炎热感知不敏感,也是高危人群;还有婴幼儿及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同样容易中招。此外,孕产妇、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人群,以及肥胖人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都面临着更高的热射病风险。
当身体发出中暑预警时,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夏季高温时节,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极度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皮肤灼热发烫、行走不稳、烦躁不安等症状,这便是中暑前兆,必须立即干预。应迅速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用凉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何应对热射病?
一旦不幸发生热射病,记住这六个字→→→“移、净、降、联、喂、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有条件的话,可将患者浸泡在15℃-16℃的冷水浴盆中进行降温,每15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当体温降至38℃左右时,停止降温,防止体温过低。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1000毫升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如何预防热射病?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晒,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
室内要保持通风,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但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28℃为宜。
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出汗较多时,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对于户外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和药品,设置遮阳休息区域。
热射病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编辑:王润楠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参考:科普中国、中国气象局、北青网、抖音科普、微博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