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19:11:04
一、技术概述
该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结合,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通过滴灌和喷灌系统精准供应,实现水肥同步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和肥料流失,同时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升蔬菜品质和产量。该技术模式适宜于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能够大面积种植露天夏菜的沙壤土地区。
二、整地播种与管道铺设
(一)精细整地
播种前深翻土壤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下扎。要确保土地平整,无明显的大土块和坑洼,田面高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为后续滴灌系统的铺设和均匀灌溉奠定基础。覆膜时用覆膜机将地膜平铺在种植行上,机器自动完成开沟、铺膜、压膜等操作。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依据甘肃当地的气候特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降水相对集中等)、市场需求以及种植茬口,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减少病虫害发生。处理方法包括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2天,促进种子后熟和提高发芽势)、温汤浸种(将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不断搅拌,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有效防治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种传病害)、药剂拌种(如用福美双拌种防治甘蓝黑腐病和霜霉病,用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3%~0.4%)。
(三)适期播种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适宜播种期和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对于一些喜温凉的蔬菜,可在春季或秋季气温适宜时播种;对于耐热性较强的蔬菜,则可在夏季播种。播种前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如土壤过干,可通过滴灌系统提前少量滴水,使土壤湿润至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
对于直播的蔬菜,可采用点播或条播的方式。点播时,按照预定的株行距在种植行上用点播器或小铲子挖穴,每穴播种2~3粒种子,然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条播则是在种植行上开浅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填平。播种后,通过滴灌系统进行适量滴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滴水量要适中,避免土壤板结和种子冲失,一般滴灌时间为20~30分钟,以土壤表面湿润但不积水为宜。
对于需要育苗移栽的蔬菜,首先要在育苗床上培育适龄壮苗。育苗土应选择疏松、肥沃、无病虫害的土壤,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根据蔬菜品种的不同,确定合适的播种量和播种密度,保持育苗床温度、湿度适宜,及时进行间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移栽。移栽前一天,对育苗床进行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起苗,减少根系损伤。移栽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株行距在滴灌带两侧挖穴,穴深和穴宽要略大于幼苗根系,将幼苗放入穴内,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至幼苗根部,轻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最后浇足定根水。定根水要浇透,可通过滴灌系统滴灌30~40分钟,确保幼苗根系周围的土壤充分湿润,提高移栽成活率。
(四)管道铺设
支管选用PE管材,管径一般为32~63毫米,根据干管的布置和种植区域的划分,将支管垂直于干管铺设在田间。支管的铺设方式有地埋式和地面式两种,地埋式支管可减少田间障碍物,便于农事操作,但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地面式支管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但需要注意防护,避免机械损伤和老化。支管与干管的连接采用三通、四通等管件连接,连接处要密封牢固,并确保支管铺设水平,无明显高低起伏,支管的间距根据种植蔬菜的行距和滴灌带的布置方式确定,一般为2~4米,在支管上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3~5米)设置一个旁通阀,用于连接毛管。
毛管一般采用滴灌带或滴灌管,管径为16毫米左右,滴头间距根据蔬菜种植株距进行选择,一般为20~50厘米,确保每株蔬菜都能得到均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毛管的铺设可采用单行铺设(适用于单行种植的蔬菜,毛管铺设在种植行一侧距植株根部10~15厘米处)或双行铺设(适用于双行种植的蔬菜,可在两行中间铺设一条毛管,或在两行两侧各铺设一条毛管,采用双侧滴灌)。毛管铺设时要保持平、直、紧,避免扭曲、打结和拉伸,在毛管的起始端和末端用细铁丝或专用固定卡固定在支管上,防止毛管移动或脱落,同时要注意保护滴头,避免碰撞和损坏。
(五)科学增密(播种行距)
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特点和蔬菜品种特性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如甘蓝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较传统种植增加10%~15%的株数,通过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发生。
三、水肥管理
(一)灌溉
灌溉时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通过滴灌系统进行精准灌溉。
幼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一般每隔3~5天滴灌一次,每次滴水量为5~8米³/亩,避免土壤过湿导致根系缺氧或发生病害;莲座期和结果期,蔬菜生长旺盛,需水量增大,应适当增加灌水量和灌溉频率,每隔3~5天滴灌一次,每次滴水量为8~12米³/亩,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30~40厘米,以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也要注意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引发根部病害和植株徒长。
在灌溉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降雨,应根据降雨量及时调整滴灌时间和水量,避免田间积水。同时,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滴头是否堵塞、管道是否漏水等,如有问题及时维修和清理,确保滴灌系统正常运行,均匀供水。
(二)施肥
依据蔬菜的需肥特点和生长阶段,在基肥充足的基础上,结合滴灌进行追肥,以满足蔬菜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苗期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钾肥,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和茎叶生长,一般每隔7~10天随滴灌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2~3千克/亩;莲座期和结果期,植株对磷、钾肥的需求量增加,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并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硼、钙、锌等,防止蔬菜出现生理性病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此阶段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8千克/亩,并根据蔬菜生长状况,适时喷施叶面肥,如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0.1%~0.2%的硼砂溶液等。
以西兰花/花椰菜(每亩目标产量2000千克)、甘蓝(每亩目标产量4000千克)、莴笋(每亩目标产量4000千克)、芹菜(每亩目标产量4000千克)为例。西兰花/花椰菜在播种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纯氮(N)3~4千克、纯磷(P₂O₅)4~5千克、纯钾(K₂O)4~6千克。幼苗期一般每亩施纯氮(N)0.5~1千克、纯磷(P₂O₅)0.3~0.5千克、纯钾(K₂O)0.4~0.6千克。莲座期每亩施纯氮(N)4~6千克、纯磷(P₂O₅)2~3千克、纯钾(K₂O)3~4千克。花球形成期对养分的需求达到高峰,每亩施纯氮(N)3~5千克、纯磷(P₂O₅)1~2千克、纯钾(K₂O)3~5千克。
甘蓝基肥每亩施纯氮(N)4~5千克、纯磷(P₂O₅)3~4千克、纯钾(K₂O)4~5千克。幼苗期每亩施纯氮(N)1.5~2千克、纯磷(P₂O₅)0.4~0.6千克、纯钾(K₂O)0.5~0.7千克。莲座期是甘蓝叶片生长旺盛的时期,大量的氮肥可以使叶片快速生长,莲座期每亩施纯氮(N)6~8千克、纯磷(P₂O₅)3~4千克、纯钾(K₂O)4~5千克。结球期每亩施纯氮(N)4~6千克、纯磷(P₂O₅)2~3千克、纯钾(K₂O)3~4千克。
莴笋基肥每亩施纯氮(N)10~12千克、纯磷(P₂O₅)4~6千克、纯钾(K₂O)10~14千克。幼苗生长较弱,可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即纯氮2.3~3.7千克,同时可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补充少量磷钾肥。莲座期末封垄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35千克,纯氮(N)9~10.5千克、纯磷(P₂O₅)3~5千克、纯钾(K₂O)4.5~7千克。肉质茎形成期封垄后,一般每亩可追施纯氮(N)3.7~5.5千克、纯磷(P₂O₅)2~4千克、纯钾(K₂O)5~7.5千克。
芹菜基肥每亩施氮(N)10~15千克,纯磷(P₂O₅)5~8千克,纯钾(K₂O)8~13千克。幼苗期对肥料需求相对较少,可不单独追肥,依靠基肥中的养分供应即可。若幼苗生长较弱,可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即纯氮(N)1.4~2.3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旺盛生长期需要多次追肥,一般每隔1~2周追肥一次,共追肥3~4次。每次每亩可追施纯氮(N)3.2~4.6千克、纯钾(K₂O)4~5千克。磷肥可在基肥中一次性施足,一般不再单独追施,但如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低,可在第一次追肥时每亩添加磷酸二铵3~5千克,补充磷元素。
施肥时,要将肥料充分溶解后倒入施肥器,通过滴灌系统随水施入,确保肥料均匀地分布在灌溉水中,避免出现局部浓度过高导致烧根现象。同时,要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的原则,根据蔬菜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及时调整施肥量和施肥频率,避免肥料浪费和土壤污染。
四、化学调控
在夏菜定植后,可用萘乙酸等生根剂随水滴灌或进行灌根,浓度一般为50~100毫克/升,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增强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对于生长过旺的夏菜,可在生长旺盛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抑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
在夏菜结果期,可追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浓度为0.2%~0.3%,能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也可喷施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发育,提高坐果率。对于叶菜类,可在生长后期喷施氯化钙等钙肥,浓度为0.2%~0.3%,提高叶片的钙含量,改善品质,延长保鲜期。
五、其他配套措施
1.病虫害防控
猝倒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立枯病:可在播种前用40%拌种双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喷淋。霜霉病: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炭疽病:用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软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等喷雾或灌根。
蚜虫:可用防虫网防虫,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地老虎:可黑光灯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菜青虫:可释放天敌,用Bt乳剂500~800倍液等喷雾。小菜蛾:用性诱剂诱杀成虫,药剂可选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斜纹夜蛾: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在低龄幼虫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烟粉虱:用防虫网,悬挂黄板诱杀,药剂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
六、应用案例
甘肃省榆中县重点推广以“水肥一体化+水溶肥”为主的“三新”集成模式。在马坡乡河湾村和甘肃红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3000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核心样板区,结合高原夏菜种植实际,在机械深施“有机肥+配方肥”基础上,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和喷灌水肥一体化两种技术模式。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面积2700亩,带动周边示范面积45000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核心示范面积300亩,带动周边示范面积5000亩。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作者:宁帅旗 郭辉 韩玉文 户可欣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郭世乾 葛承暄 蔡润涛 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