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 2025-07-09 11:11:04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公布第二批“特设岗位”名教师名单,来自洞头区实验小学的黄凤霞等34位优秀教师入选。根据工作安排,黄老师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前往洞头外岛的霓屿滨海学校任教。近期,她正抓紧整理多年积累的教研成果,为即将到来的外岛教学工作做准备。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虽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但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持续存在,特别是乡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优质学校存在明显差距。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特岗计划”“硕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系列政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这些政策举措优化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当前支教工作还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部分支教人员因适应能力不足导致服务周期短、流动性大;二是存在将支教经历功利化、工具化的现象。为此,亟须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服务期限管理、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等制度创新,引导支教工作回归教育帮扶本质,切实发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年,温州创新实施名师“特设岗位”制度,将名师岗位固定设置在乡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中。该制度明确要求,入选教师须随迁人事关系,在岗服务期限至少3年,任职期间享受领军教师专项待遇;若中途离职,将取消相关荣誉称号及奖励。对连续任教满9年且考核结果达到良好及以上的教师,直接授予“温州市名教师”荣誉。截至今年6月,温州首批16名“特设岗位”名师圆满完成3年乡村任教工作。评估结果显示,该制度不仅显著提升了受援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极大调动了城市教师的参与积极性,第二批报名人数较首批实现翻倍增长。这一成效充分证明,通过人事关系绑定和荣誉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制度创新,能够让城区骨干教师主动走到农村,起到下沉一个、培养一批、激活一片的作用,推动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
温州“特设岗位”的创新实践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这项制度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有效激发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动力,其经验做法值得在更广范围内借鉴推广,让更多乡村学生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
作者:苏尚久
我国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有力支撑打赢防汛抗旱硬仗
奖学金、助学金!14种资助政策,上大学必看→
【寻找宝藏的主角】稀土:从天造地设到无限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5种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快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护照“含金量”不断上升
今明两天北京天气晴晒高温返场 周末将迎雷雨天气
在建17年 最终遭“断粮” 特朗普宣布终止加州高铁的联邦资助
职场人,如何走出被AI取代的恐惧
学手艺的“培训生”“学徒工”不是“正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