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7-10 11:06:35
三农快评
7月8日,甘肃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官方给出了调查结果:食品非法添加物为彩绘颜料;两份留样的食物铅含量超标2000多倍;园内查获剩余的含铅颜料;包括园长在内的8人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回溯这起事件,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刺痛着我们的心。倘若各项安全制度、监督措施能够严格落实,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要求,涵盖了从食材采购源头把控,到食品加工过程的规范操作,再到食品留样以便事后追溯等多个方面。然而,在这起事件中,这些制度却形同虚设。采购环节,未对食品原料来源严格审核,致使不可食用的含铅颜料流入后厨;加工环节,后厨人员竟无视颜料 “不可食用”标识,肆意将其用于食品制作;留样检测环节,尽管两份留样食品铅含量严重超标,却始终未被发现问题,留样检测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安全防线作用。很痛心!但凡一道防线发挥作用,孩子们也不会遭此大劫。
幼儿园食品安全之所以牵动人心,不仅因为幼儿是社会的未来,更因为他们是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与成人相比,儿童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更低,而且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园作为孩子们除家庭外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其食品安全理应受到最高级别的保障。然而现实中,一些幼儿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在食品安全上偷工减料;再加上部分监管人员的失职,使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出现。
这起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在利益面前,道德的约束往往脆弱不堪。痛定思痛,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筑起幼儿园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比如,强化幼儿园厨房“明厨亮灶”工程,实现食品加工全过程可视化,让家长能适时对幼儿园的厨房进行监督;加大对幼儿园的飞行检查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还有建立家长监督委员会机制,赋予家长对幼儿园食品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等,将制度约束、技术监管和公众监督有机结合,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保护网。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奇迹,他们的健康权必须得到最高级别的保障。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