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7-14 10:48:25
近日,“左氧氟沙星 跟腱断裂” 的话题引发热议,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有网友称在跳舞热身时跟腱断裂,评论区有人询问是否使用了左氧氟沙星,这让不少人对这种常用药产生担忧。
那么,左氧氟沙星与跟腱断裂究竟有无关联?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这种药物?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左氧氟沙星,我们常用的抗菌药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
它抗菌范围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都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肠道菌群以及肌肉软组织和关节感染等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继头孢、青霉素类药物之后使用较多的抗生素,有针剂型、口服剂型、眼膏、外用软膏等多种剂型。
左氧氟沙星与跟腱断裂的关系
在左氧氟沙星片的药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 一栏中明确标注:“左氧氟沙星片会使所有年龄段患者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这种不良反应最常发生在跟腱。” 从临床案例和研究来看,两者确实存在一定关联。
浙江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程敏毓主任药师表示,跟腱由小腿三头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组成,止于跟骨结节,对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至关重要。而肌腱主要由胶原蛋白构成,左氧氟沙星可能抑制胶原合成关键酶活性,导致肌腱强度下降;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影响肌腱修复;还可诱导肌腱细胞产生过量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凋亡和组织坏死。此外,左氧氟沙星会影响跟腱周围血液,导致供血减少,加重跟腱在遭受外力时断裂的可能性。
不过,根据现有研究,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肌腱病的发生率约为0.01%至0.1%,而更严重的肌腱断裂发生率则低于0.01%。换句话说,每一万名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中,大约有1到10人可能会出现肌腱炎等肌腱病变,而发生肌腱断裂的则不到1人。
哪些人使用左氧氟沙星时需谨慎?
需要提醒的是,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并非对所有人都一样。以下5类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在用药期间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老年人60岁以上人群因肌腱自然退化、血供减少,对药物损伤更敏感。数据显示,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后肌腱断裂风险是年轻人的3倍。肾功能不全者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清除率下降,易在体内蓄积,增加毒性。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本身就可能对肌腱产生不良影响,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用会显著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有类风湿关节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的患者风险提升7倍,可能与激素抑制肌腱修复机制有关。既往肌腱损伤者以及高强度运动人群有跟腱炎、韧带撕裂史的患者,肌腱组织已存在微损伤,药物可能成为 “最后一根稻草”。
用药前后注意事项
用药前
务必全面评估风险,主动告知医生自身病史、用药史及运动习惯。用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跑跳、负重等易损伤肌腱的活动;严格遵守每日给药间隔,不要提前服药,以免药物蓄积增加不良反应;注意对血糖、心律、中枢等的影响;使用左氧氟沙星期间,建议摄入足量水分,特别是口服和注射剂型,以防止尿液中结晶形成;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不同剂型的左氧氟沙星开封后的使用时间不一样,滴眼液一旦开启,最好在4 周内用完。
出现症状后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跟腱部位疼痛、肿胀、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发热、触摸有硬结等症状,或突发 “啪” 的断裂声并伴随活动障碍,必须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通过超声或 MRI 检查确认肌腱损伤程度。轻度损伤需要制动休息,严重者可能需手术修复。
编辑:王润楠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参考:科普中国、光明网、现代快报、小荷医典、极目新闻、扬子晚报、家庭医生在线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