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一晒就致癌?夏天车里的水到底能不能碰

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7-14 11:12:04

每到炎炎夏日,“夏天车里放矿泉水,当心中毒” 的传言就会火热起来,称夏天车内温度高,矿泉水瓶置于高温环境或放在阳光下暴晒会释放出有毒物质。也有人说,矿泉水瓶在遇热后会有致癌物释放并溶于水中。那么,塑料瓶暴晒后究竟会不会产生剧毒致癌物?车里放的水还能不能喝?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先说结论:

未开封瓶装水:短期暴晒(数天)无剧毒致癌物,可饮用,但避免长期存放;  

已开封水/饮料:暴晒超过12小时细菌严重超标,禁止饮用;  

重复使用塑料瓶:超过10个月或接触高温油脂时,建议更换。

图片

塑料瓶暴晒是否会释放剧毒致癌物?

PET材质的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瓶装水使用的塑料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瓶底三角形标识“1”)。PET材质在塑料品分类中属于一号塑料,它的熔点超过250℃,塑形能力强,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不需要添加塑化剂。正常情况下,PET材质在温度小于120℃时是十分稳定的。

有实验表明,夏季车内暴晒温度通常为50°C—70°C,未达到PET分解温度,不会释放塑化剂(如DEHP)或双酚A等致癌物。

未开封瓶装水在暴晒后口感可能变差(“塑料味”),但塑化剂、微生物指标符合安全标准,无致癌风险。

但是!若塑料瓶长期重复使用(超过10个月),或接触油脂、酸性液体,可能增加微量有害物析出风险。

图片

图片

车内饮用水能否饮用?关键看是否开封

情况1:未开封瓶装水

实验显示,暴晒10天内未检出塑化剂和有害微生物,可饮用。

注意事项:避免长期存放(超过1个月),因高温可能加速塑料老化;检查瓶身是否变形,若严重变形建议丢弃。

情况2:已开封或喝过的水

开封后接触口腔细菌,高温下细菌繁殖速度激增,有实验表明,开封后24小时菌落总数可达初始值10倍,72小时后细菌/真菌检测呈阳性。

含糖/蛋白质饮料(如红豆薏米水)变质更快,隔夜后可能引发腹泻或感染。

建议:开封后若在车内暴晒超过12小时,不建议饮用。

图片

综合来看,如果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PET塑料瓶装水,短时间在车内暴晒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饮用的,无需过度担心会产生剧毒致癌物。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保质期高温环境下矿泉水瓶会变软,氧气易通过瓶身进入瓶内,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保质期提早结束。原本可保存两年的水,在车内高温环境下可能只保存两个月就过期了。特别是饮用过的水,保质期更是会大大缩短。观察瓶身和水质若发现瓶身出现明显变形、破损,或者水中有异味、浑浊等感官变化,建议不要饮用。尽量避免极端情况尽管短时间暴晒问题不大,但还是应尽量遵循矿泉水瓶身标注的 “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等存放要求,减少将瓶装水长时间置于高温暴晒环境中。

编辑:王润楠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参考:中华网、新湖南、上观新闻、春雨医生、微博、崇信融媒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