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7-15 10:14:55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小小腺体,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起着关键调节作用。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困扰不少人的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体出现哪些异常信号,可能暗示甲状腺结节风险增加。
1. 颈部异常凸显
肿块或结节显现甲状腺结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颈部出现肿块或结节。当你照镜子或洗澡时,若发现颈部前方一侧或两侧有隆起,用手触摸能感觉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且肿块会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那就要警惕了。不过,较小的结节可能不易察觉,所以定期体检至关重要。颈部局部隆起如果没有明显摸到肿块,但发现颈部局部有不对称的隆起,特别是之前没有这种情况,近期却突然出现,也要考虑甲状腺结节的可能。2. 呼吸与吞咽受阻
呼吸困难:甲状腺紧挨着气管,当结节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起初,这种症状可能在剧烈运动或平躺时较为明显,比如跑步后气喘吁吁难以缓解,晚上睡觉平躺时感觉气不够用,需要垫高枕头。随着病情发展,日常活动甚至安静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增大的甲状腺结节若压迫食管,会造成吞咽困难。患者在吃面包、肉类等固体食物时,会感觉食物下行缓慢,有哽噎感,但吃流质食物时症状可能不明显。如果这种吞咽困难的情况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检查。3. 声音发生改变
声音嘶哑不消:甲状腺结节压迫喉返神经,会引起声音嘶哑。这种嘶哑并非像感冒引起的那种短期内可恢复的情况,而是持续较长时间,且可能逐渐加重。有的患者原本声音清亮,却在一段时间内声音变得沙哑、低沉,甚至发声费力,此时千万不要单纯以为是用嗓过度,应排查甲状腺问题。饮水呛咳异常:当结节刺激喉上神经,会导致饮水呛咳。患者在喝水时,容易突然被呛到,且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就要警惕甲状腺结节作祟。
4. 甲状腺功能失调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甲亢)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比如,变得特别怕热,即使在凉爽的环境中也大汗淋漓;心跳明显加快,安静状态下心率也高于正常范围,时常感觉心慌;食欲大增,但体重却不增反降;情绪变得急躁、易怒,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还可能出现手抖,拿东西、写字时尤为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甲减)相反,也有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整个人变得怕冷,即使别人觉得温度适宜,自己也觉得寒意阵阵;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头发干枯易断;身体容易感到乏力,做一点事就疲惫不堪;记忆力下降,反应变得迟钝;还可能出现便秘、体重增加等情况。5. 其他潜在异常
颈部疼痛或压痛多数甲状腺结节不会引起疼痛,但如果结节内部出血、发生炎症,就可能导致颈部疼痛或压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吞咽、按压时加重。有的患者会感觉脖子一侧隐隐作痛,像落枕又不太一样,此时应及时就诊排查。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如果发生恶变,可能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在颈部两侧、锁骨上方等部位,能摸到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的肿大淋巴结。如果发现淋巴结异常肿大,且长时间不消退,一定要引起重视。识别信号后
该如何应对↓↓↓
及早就医,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上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切勿简单归咎于“亚健康”或自行用药。应尽快前往医院内分泌科或甲状腺专科就诊。
核心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测):
测定TSH、FT3、FT4等激素水平,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状腺超声检查:
是评估结节性质(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信号、钙化等)的首选和最重要的无创检查。医生会根据超声特征(如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微钙化、丰富血流信号)进行TI-RADS分级,初步判断良恶性风险。
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B):
对于超声提示中高危(如TI-RADS 4类及以上)的结节,穿刺活检是明确良恶性的“金标准”。
定期筛查很重要:
普通成人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检查。35岁以上人群、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妊娠女性(应在孕早期检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者,建议将筛查间隔缩短至6个月。
编辑:王润楠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参考:药管局、搜狐网、有来医生、河套融媒体、39健康网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