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00:11:06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温棚薄膜,洒在翠绿的人参果藤蔓上,甘肃民勤县东坝镇农民李万祥布满皲裂的手,正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实摘下。他脚下的土地,十年前还是一片沙子随风翻滚的不毛之地。
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夹缝中的甘肃民勤,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存的渴望,激发了民勤人化身“沙漠园艺大师”、向沙漠要效益的智慧——他们创新性地将传统的草方格固沙技术升级为锁住流动沙丘的生态“铠甲”;通过土壤改良剂、节水滴灌和有机质添加,突破性地给贫瘠沙土注入“营养液”,在沙海中开辟出了肥沃的“绿洲”……如今,广袤的沙地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拔地而起,成为“反季节”瓜果的摇篮。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如今“沙里生金”,民勤人用汗水和智慧,在风沙线上书写了一部震撼人心的“沙漠变形记”。
科技破题戈壁滩:从“沙中求生”到“沙里掘金”
盛夏时节,正值民勤大漠蜜瓜销售的旺季,收成镇的田间地头、交易市场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我们在线上销售平台的日接单量达到3000单,销货量达到10吨。今天采购的蜜瓜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都非常好,应该也能被顾客点赞。”记者见到民勤县盛跃特色产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梁廷锐时,他正指挥工人将采收来的蜜瓜分拣、套袋、包装、贴签,通过“互联网+”快车销往全国。
收成镇是民勤蜜瓜的主产区。近年来,该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品质、创品牌,推动蜜瓜产业向绿色有机转型,向高层次高品质迈进,形成了以露地栽培为主,温室栽培为辅,搭配小拱棚栽培的种植格局。全镇蜜瓜种植面积达5万亩,从事蜜瓜产业的经营主体达36个,其中龙头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64个。
一业起,百业兴,全局活。近年来,民勤县立足“种出好产品、打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直接抓手,精准确定以蜜瓜、茴香、果蔬、葵花和肉羊为核心的“4+1”主导产业,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创品牌、拓市场,构建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形成了“一业多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产业专家智库,民勤县高起点编制绿色生态产业、特色农业园高质量发展及肉羊产业振兴等系列规划,将着力点聚焦于构建绿色有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确农业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创建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通过做精产业布局、做强农业园区、做大特色品牌、做好结构优化,推动多业协同发展、实现“鼓钹齐鸣”,全力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标杆,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从“沙中求生”到“沙里掘金”,民勤农业在治沙与兴产的协同中实现蜕变。据统计,2025年,民勤县种植蜜瓜16.88万亩、茴香8.14万亩、葵花15.01万亩、果蔬20万亩,全县羊只饲养量将达到430万只。
智慧农业增效能:从“汗滴禾下”到“数联田头”
过去,受限于严酷沙害与粗放管理,民勤以蜜瓜、茴香、果蔬、葵花和肉羊为核心的“4+1”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曾遭遇生态与效益的双重挑战。如今,借力科技赋能的智慧治沙体系与数字农业新模式,沙漠中的民勤绿洲正凭借充沛光热、透气性沙质土壤与天然屏障,为蜜瓜、沙葱、人参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黄金”生长赛道。
这几天,民勤大漠田园的水果西红柿已带着沙土的滋养与晨露的清新,涌入喧嚣的批发市场。“这些从沙土中孕育的‘沙漠红宝石’,凭借其沙瓤爆汁的独特口感和科技种植的品质保障,被各地客商争相抢购。”民勤大漠田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许尔会介绍,针对含沙量超80%的贫瘠沙土,民勤县通过施有机肥固沙培肥,掺黏土补漏保墒,在克服先天不足的同时维系通透性,为优质西红柿奠定基础。
记者来到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的生产作业车间采访时,全自动播种机、催芽室、穴盘清洗机、嫁接生产线和穴盘入床机等智能生产装备,让基质处理、播种、催芽、嫁接、愈合育苗工艺流程井井有条。“丰产丰收‘种’先行,我们采取种苗脱毒技术,为农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种苗,有力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该中心负责人詹全民说。
集中资源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强化产学研育繁一体化、协同化、系统化推进,“解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记者在民勤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聚焦果蔬畜禽等重点产业领域,紧盯种植产业链补强、加工产业链提升、销售服务产业链构建等重要环节,深耕农业现代化科技领域,全县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依靠科技支撑,我们让‘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说,民勤县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技术单位+企业+基地”,强力推进科技资源向农业特色产业集聚,推动农业科学技术产业化、品牌化提质增效,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突围焕新颜:从“漠野山珍”到“绿洲名品”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和有机农业发展思路,民勤县从基地、技术、产销三端发力培育绿色有机农业,以品牌赋能提升附加值,形成“绿色有机+特色品牌”双轮驱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走进民勤县大坝镇奥翔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温室大棚里人工培育的沙葱郁郁葱葱,如绿色绸带铺满田间。合作社负责人甄世龙正忙着指挥工人采收分拣、过秤包装、装车外销,一派繁忙景象。“‘民勤沙葱’品牌打响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价格稳中有升,订单常年供不应求。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销路,更提升了产业效益。”甄世龙说,通过探索“市场导向、龙头带动、资源整合、统分结合、抱团发展”的运营模式,构建起“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联结机制,合作社有效带动 9个乡镇、24个村的近千户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年销售沙葱超360吨,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地。
培育壮大地域品牌,促进寒旱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民勤县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民勤县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难题,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围绕服务大湾区市场需求,找准短板弱项,实施精准发力。通过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整合,优化冷链基础设施布局和体系建设,强化产地预冷环节,延伸冷链末梢网络,积极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切实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
“得益于独特的区位、气候、土壤等条件,民勤县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佳果蔬生产基地之一、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和设施蔬菜优势产区。”陈芳说,为夯实支撑品牌发展的产业“硬实力”,民勤狠抓大漠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土地整村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广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集中培育蜜瓜、茴香、果蔬、肉羊等特色产业带;锚定优势单品、优势时段和优势区域“三优战略”,坚持“宜果则果集约种植、宜农则农科技赋能、宜牧则牧生态循环”的发展路径,科学划定各镇主导产业图谱。同时,民勤县建设了一批储藏、保鲜、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出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为推进大漠冷凉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马爱彬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西吴壁遗址2022—2024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资料公布
第35届香港书展开幕 “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主题引领阅读潮流
多地最高地表温度超70℃,热到烫脚!夏季空调开几度更健康?
它是“平价”滋补品!让你血脂、血压都受益,这样吃还对血糖有好处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从数据透视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底气”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丨狼牙山五壮士·悬崖之上的纵身一跃
亚洲杯中国女篮两连胜 宫鲁鸣:内线“双塔”实力尚未完全展现
好city|网友盼提升“家门口”幸福感 广西梧州: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15分钟纳凉圈”、爱心驿站、错峰作业 各地多举措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