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7-25 15:41:12
2025年第29周(2025年7月11日至7月17日),浙农中心的鱿鱼价格走势呈区域性分化特征,东南太平洋鱿鱼价格保持震荡走势,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小幅上扬,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鱿鱼则有所回落。
第29周,浙农中心东南太平洋鱿鱼的交易价格维持震荡态势,不同规格产品涨跌互现,平均结算价约为19,675元/吨。具体来看,尾鳍、原条类产品结算价较前一周有所攀升,其中尾鳍涨幅最为显著,达到1035元/吨;小小条、小原条也分别上涨647元/吨、394元/吨。与此同时,大头、小头、胴体、片子等产品价格下行,其中小头、胴体跌幅超过1000元/吨;大头、鱿鱼颈的跌幅在500-700元/吨。这种分化反映了市场对不同类型鱿鱼规格的需求差异。
从交易量来看,第29周浙农中心东南太平洋鱿鱼的总成交量达到8156吨,较前一周环比增长33%。特小原条(2570吨)与小原条(2561吨)为交易主力,合计占总成交量的63%。
从综合报价看,大部分规格的东南太平洋鱿鱼报价保持稳定,仅小头、胴体、尾尖等少量规格出现价格调整。据了解,目前市场报价虽出现波动,但部分规格货品存在短缺现象。
产量情况
秘鲁方面,鱿鱼捕捞进入休渔阶段,当地部分加工厂的库存面临告急。上半年秘鲁的鱿鱼捕捞量达到42万吨。秘鲁生产部计划于7月下旬对鱿鱼资源进行全面调研,预计在8月初公布调研结果并确定8-12月的捕捞配额。
同时国内远洋捕捞量表现良好,从2024年11月至今,单船平均捕捞量约为1100吨。根据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统计,今年1~6月,舟山市累计海关报关的东南太平洋鱿鱼总产量为23.5万吨,同比上涨了88%。
全国部分市场主体价格情况
第29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秘鲁赤道鱿鱼价格进一步下行。
第29周,浙农中心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的交易价格呈小幅上涨,平均结算价约为35,710元/吨;交易量有所缩窄,共成交336吨。
从综合报价来看,200-600g的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的报价上调500元/吨,其他规格的产品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产量情况
目前,阿根廷线内的鱿鱼捕捞已结束。西南大西洋线外,我国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的自主休渔已于7月1日开始。国内市场供应主要依赖此前捕捞库存。
其他市场主体价格情况
第29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阿根廷鱿鱼价格保持上涨趋势。
第29周,浙农中心无西北太平洋鱿鱼交易。
从综合报价来看,各规格产品的价格出现下跌,300-500g产品报价下调250元/吨,其他各规格的产品报价均下跌500元/吨。
第29周,浙农中心印度洋鱿鱼成交123吨,平均结算价约为17,089元/吨,各规格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从综合报价来看,多个规格的产品报价较前一周小幅下跌。
从进关数据来看,第29周舟山口岸远洋自捕鱿鱼进关量较前一周环比增加。
市场观察员点评:综合来看,市场在不同产区鱿鱼资源供应状况和国内库存消化进度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结构性调整态势。作为供应主力的东南太平洋鱿鱼,在远洋捕捞量显著增长和秘鲁休渔期带来的阶段性供应收紧共同作用下,价格整体保持震荡运行,部分中小规格产品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与此同时,阿根廷捕捞季结束和中国自主休渔政策带来的供应收紧效应推动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价格小幅上涨,并为短期市场提供一定支撑。目前,由于缺乏明显的价格调整动因,加上市场供需双方都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导致市场形成相对均衡态势。在当前多重因素交织的市场环境下,建议市场参与者保持策略灵活性,密切关注产区动态、到港量变化以及终端消费趋势,灵活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来源|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本文采用的价格数据来源于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或公开渠道采集,仅代表在单一市场上不同规格品质的成交价。因商品的品质、产地等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