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23:11:05
仲夏的仙女湖畔,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井头村的“云栖田园”里,夏黑葡萄沉甸甸挂满枝头,翠冠梨圆溜溜压弯枝条。20亩竹林下,散养的土鸡追逐觅食;6顶露营帐篷旁,游客围炉煮茶的欢笑声与果香交织弥漫。这片被命名为“云栖田园”的400亩综合体,几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抛荒地。
站在四门楼水库(又名仙女湖)畔的山坡上俯瞰,井头村的蜕变一目了然:近处共享菜园的甜玉米、苕叶尖青翠欲滴;山坡上黄桃、果冻橙缀满枝头;湖畔露营基地的帐篷如珍珠散落绿毯。而数年前,全村七成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导致村庄日渐“空心化”。“乡村振兴,首先要找到产业突破口。”村党总支书记王宏江回忆道。在乡政府支持下,他带领村干部奔赴浙江临海、临安等地取经,并选派种植能手赴随县参加为期15天的果树技术培训。思路在考察中豁然开朗:毗邻仙女湖的生态资源,正是井头村最大的财富。村集体果断流转湖边400余亩抛荒土地,以“地上-林间-湖中-山上”四维空间布局,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山坡种果树、旱地建菜园、林下养禽畜、湖畔兴旅游。一条拓宽至5.5米的村道,如同血脉贯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
产业设计充满巧思:黄桃、翠冠梨、果冻橙构成四季采摘链;油菜与金丝皇菊轮作形成“春赏油菜秋观菊”的景观带;竹林下散养的数千只鸡鸭,其排泄物转化为果园有机肥,实现生态循环。今年5月,村里将整片综合体承租给运营专家钱凯。试营业一个月便迎来客流高峰,亲子家庭成为主力军。“留住孩子就能留住大人。”钱凯指着规划图介绍,18亩采摘区将间种草莓与早熟西瓜,竹林开辟抓鸡体验区,6栋“云栖客栈”正在升级民宿体验。70亩共享菜园吸引市民认领地块,体验农耕乐趣。经济效益已然显现:年租金15万元已到账,加上光伏发电收入13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30万元。更可贵的是“土地流转+就业帮扶”模式,让周边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村民黄继桥算起增收账:“流转2亩多地收租金,到基地做工60多天赚1万多,村里还给交养老保险。”在“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推动下,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让村民腰包日渐充盈。
云栖田园的兴起,也点燃了在外能人的桑梓情怀。企业家周科等5人联合捐赠价值14万元洒水车;家具商黄绍宏送来实木茶桌;建筑商周州捐献15吨景观石。这些饱含乡情的捐赠,化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利器与旅游设施升级的基石。
井头村的探索,是咸安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切片。该区2025年首批投入3136万元衔接资金,规划149个振兴项目,其中产业发展类占37项。此刻,云栖田园的产业链仍在延伸:冷库与风干房将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垂钓项目与水上乐园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研学课程开发深化农旅融合内涵。
行走在如今的井头村,山上林果飘香,湖中游船轻荡,林下鸡鸭成群。土地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资料,而成为融合生态、经济、文化的立体空间。“这里不仅要成为村民的‘幸福栖居地’,更要变成市民寻找诗和远方的目的地。”王宏江的愿景正在实现。
作者:胡剑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