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乡村振兴报告 2025-07-31 16:33:13
文旅研学节目《书卷万里行·阅读榆林》活动
一、关于《书卷万里行》文旅研学节目介绍
“打破课堂边界,解锁少年无限可能”。2025年这个夏季,《书卷万里行》将带领志同道合的中小学生从书本中走进现实乡野、山川、大自然,探索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明,邂逅书本中的山川河流,寻访古丝绸之路上的尘烟往事,回望峥嵘岁月中的红色记忆,对话千年智慧的非遗文化,延展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深入社会、深入田野收获到不同于书本中的知识。节目培养孩子们学会思考,如何保护当下的生态环境?如何传承中华文明?学会观察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和农业发展有何不同等等问题。研学期间,节目组特邀请文史、地质、农业等专家,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授课,打破课堂边界,刷新孩子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解锁一场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成长奇遇!
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成长的奔赴!
二、关于研学节目制作单位介绍
l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简介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业农村部正厅级事业单位)有着70余年的电影创作历史,近30年央视农业节目承制史,拥有近千人专业人才团队及强大的影视创作生产实力,是大型综合性影视创作生产基地、中央新闻网站单位。是《书卷万里行》大型研学项目出品单位,旗下包括“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三农头条”3大矩阵号,其中“中国三农发布”矩阵号由农业农村部新闻办指导,与三农头条、农视网等矩阵号一起,构建成中国农影新媒体第三方小屏,覆盖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知乎、企鹅号、今日头条、百家号、央视频等23家新媒体头部平台,全网粉丝量超过3000万,总触达人次超过80亿,目前是全网“三农”垂类粉丝量最大的“三农”类新媒体矩阵号。
北京中视农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直属国企,《书卷万里行》研学项目执行单位。
l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基金简介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基金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联合著名作家、学者共同创立,于2017年12月14日在北京语言大学教育基金会申请立项,旨在配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l 协作单位
榆林市委、市政府等相关机构、中作鼎坚(北京)艺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陕西天睿中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陕西省榆林市介绍
榆林,是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富集地区,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历史上是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处,也是古代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不断征伐、融合的地带。
榆林市人文优势独特,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内陆湖泊红碱淖等。
在近500本与榆林有关的书籍中,名家笔下的榆林,藏着塞上万千风情:
老舍的笔下,榆林是“小北京”——“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城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见老舍《绿树清泉的榆林》)
路遥的笔下,榆林是“塞上重镇”——“陕北之北,在漫漫黄土与漫漫黄沙接壤的地方,就是榆林——历史上,这里曾无数次成为‘国界’,成为屯兵御敌之重镇。历代多少将士曾在这里高唱大风歌,血谱塞上曲。”(见路遥《塞上新曲》)……
榆林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榆林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过。有毛泽东同志旧居和小河会议旧址、“七一”纪念大会旧址、毛泽东及中央军事委员会等领导人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的居住和工作的地点横山县肖崖革命旧址。
榆林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陕西省省级以上地质遗迹18处中,榆林就有5处达到国家级标准——榆林麻黄梁黄土地貌、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靖边天赐湾丹霞地貌、府谷莲花辿丹霞地貌、佳县黄河景观带、
榆林还是艺术之乡,民俗文化丰厚,除了唢呐,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陕北秧歌、榆林小曲、陕北民歌、清涧道情、府谷二人台、绥德石雕。
干旱缺水是榆林农业常年面对的自然挑战,近年来榆林农业通过积极探索藏粮于技创新路径,推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让榆林的农业生产发展实现了很大进步,形成以羊子、马铃薯、山地苹果、大漠蔬菜、小杂粮、红枣和中药材为代表的七大优势特色产业。
四、关于节目亮点
《书卷万里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旅游教育节目,节目时长每期30分钟,以教材及经典名著等文本为线索,结合地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地方非遗文化和物产、古丝绸之路文明、地方生态治理优秀案例等知识点,设计入节目中,以学生互动、专家授课、服化道演绎、设计剧情等形式进行展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古迹、山川湖泊,中华文明带给我们的故事。
央级媒体全程跟拍
农视网、央视频等央级权威平台同步播出,让你的成长故事登上国家级舞台!
专家导师带队
文史专家、文学泰斗、地质学家亲临指导,手把手带领孩子们在实践中对话历史、触摸科学!
可邀约授课专家: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郭小武(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柯炳生(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著名农业经济学家)。
五、研学路线和时间 8月17—24日(七天六晚)
研学价格:每位学生5680元,随团家长每人3980元
8月17日 第一天:到达靖边
北京出发Z69 (卧铺)11:19-18:59 榆林市靖边县
8月18日第二天:波浪谷+统万城——靖边
波浪谷:探索丹霞地貌的地质演变,分析土壤结构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白城子(统万城遗址):考察匈奴族建立的“游牧都城”,观察城内粮仓、马厩遗迹,理解古代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过渡的历史进程。
8月19日第三天:路遥纪念馆、路遥书院和人生影视城——清涧
路遥纪念馆:通过《平凡的世界》手稿、生活用品展,理解作家“像牛一样劳动”的创作精神,对比小说中双水村与现代农村的农业变迁。
人生影视城:走进《人生》《平凡的世界》拍摄场景,角色扮演体验“公社社员”劳动、“赶集交易”等情节,感悟平凡人生的奋斗价值。
8月20日第四天:杨家沟+赤牛坬,晚上住木头峪窑洞民宿——米脂+佳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毛泽东、周恩来旧居,聆听“拴牛老汉送粮队”的故事,感受普通农民在解放战争中的无私奉献。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参观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康菜人家馆、庄户人家馆、劳作馆、建材馆、酒文化馆等历史文化展馆;了解从传统农耕文化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从精湛的民间技艺到流传至今的移风易俗,知道陕北人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8月21日第五天:治沙连,晚上住特色六边形玻璃房/魔方——榆林
结合地理知识给孩子们科普我国的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都各自分布在哪里,体验沙漠气候,了解沙漠锁边工程的由来和中国40年治理沙漠的历程,亲眼见证由植被带、草方格和光伏阵列组成的锁边工程,成功遏制沙漠扩张,局部区域生态逐步恢复的成果。了解榆林治沙连的故事。体验民兵巡护。
8月22日第六天:体验横山腰鼓、陕北说书、横山羊养殖基地,晚饭横山炖羊肉、响水炖豆腐——横山
赏陕北说书、舞横山鼓魂:体验陕北腰鼓、聆听陕北说书。本地学生与外省学生互动学习当地特色腰鼓操。
产业实训基地:参与“小羊倌”体验活动,学习科学喂养、羊毛梳理等技能,观察现代化养殖技术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8月23日第七天:陕北民歌博物馆、红石峡、镇北台——榆林市区
陕北民歌博物馆:聆听陕北民歌,传承民歌经典。了解国家级非遗体验(榆林小曲、二人台)。
镇北台:登上“万里长城第一台”,了解明代“屯田戍边”制度——士兵战时为军、平时为农,在长城沿线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感受农业对边防稳固的重要性。
红石峡:欣赏摩崖石刻中的“雄镇三秦”“榆溪胜地”等题刻,结合古代水利工程“广泽渠”,理解自然环境与农业灌溉的依存关系。
榆林老街:观看开城仪式,漫步明清古街,探访传统粮行、布庄,观察古代农业产品的交易场景,体验市井生活中的平凡烟火气。
8月24日 第八天:返回北京
榆林出发K1117 (卧铺)00:56-11:52 北京西站
1. 双主线融合:通过农事体验等农业实践(辅线),映射《平凡的世界》中农民、工人、教师等平凡人物的生存状态(主线),让学生在具象活动中理解抽象主题。
2. 时空对话:从镇北台屯田戍边的明代农业,到横山羊产业的现代化养殖,形成跨越千年的农业发展脉络,增强历史纵深感。
3. 在地参与:赤牛坬村实景演出、当地腰鼓操学习等设计,让学生深度融入当地生活,避免“观光式”研学。
4. 情感共鸣:通过路遥作品解读与革命故事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
报名热线:
《书卷万里行》栏目组:(010)82101038
联系人:刘娜(0912)232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