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7-31 16:50:04
2025年第30周(2025年7月18日至7月24日),浙农中心的鱿鱼价格走势继续区域性分化特征,东南太平洋鱿鱼价格基本保持震荡横盘,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延续涨势,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鱿鱼则显著下跌。
第30周,浙农中心东南太平洋鱿鱼的交易价格整体呈震荡中小幅下行趋势,平均结算价约为19,024元/吨,但由于市场对不同规格产品的需求有所差异,不同规格价格走势存在差异化。其中,大头结算价显著下跌930元/吨;小小条、胴体、片子等规格产品跌幅较小,在100元/吨的范围内。与此同时,特小原条、尾尖的结算价则上涨,涨幅分别为101元/吨、500元/吨。
从交易量来看,第30周浙农中心东南太平洋鱿鱼共成交5074吨,较前一周缩窄38%。特小原条(1691吨)与小原条(1515吨)为交易主力,合计占总成交量的63%。
从综合报价看,多个规格的东南太平洋鱿鱼的报价出现250-500元/吨的下调,仅大原条产品出现250元/吨的小幅上调,市场呈现走弱态势。
产量情况
据秘鲁当地媒体报道,部分规格的鱿鱼产品库存已基本耗尽,加工厂仅依靠少量库存支撑后续生产。国内现货供应趋紧,全行业正密切关注正在进行的鱿鱼资源调研活动,期待一个好的结果。
同时国内远洋捕捞量表现良好,从2024年11月至今,单船平均捕捞量约为1100-1150吨。
全国部分市场主体价格情况
第30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秘鲁赤道鱿鱼价格保持小幅下行趋势。
第30周,浙农中心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共成交349吨,平均结算价约为35,783元/吨。其中,100-150g的价格下跌1000元/吨,200-600g区间的产品结算价均上涨500元/吨。
从综合报价来看,除最小规格的报价保持不变外,其他规格的产品报价均上调250-500元/吨。价格走势整体上扬,反映出当前市场对资源紧张的情绪。
产量情况
目前,阿根廷线内的鱿鱼捕捞已结束。西南大西洋线外,我国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的自主休渔已于7月1日开始。据舟山远洋渔业协会统计,今年1-6月全市阿根廷鱿鱼运回(报关)产量4.17万吨,同比下降10.58%;产值14.31亿元,同比增长4.70%。
其他市场主体价格情况
第30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阿根廷鱿鱼价格进一步上涨。
第30周,浙农中心无西北太平洋鱿鱼交易。
从综合报价来看,各规格产品的价格均有所下跌,跌幅在250-750元/吨不等。
第30周,浙农中心无印度洋鱿鱼交易。
从综合报价来看,印度洋鱿鱼的报价也呈下跌趋势,特别是中等规格的产品报价显著下跌1000元/吨。
从进关数据来看,第30周,舟山口岸远洋自捕鱿鱼进关量较前一周环比减少。
市场观察员点评:综合来看,第30周鱿鱼市场呈现“产区分化、规格分化”的特征,反映当前行业正处于库存逐步消化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渡阶段。东南太平洋由于前期集中捕捞后形成阶段性供应充裕,价格基本保持震荡走势;而西南大西洋鱿鱼受益于休渔期与中高端需求支撑,价格温和上涨。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供应量仍是影响价格走势的核心变量,需密切关注产区动态、到港量变化以及终端消费趋势。同时,终端消费的恢复情况也将对价格形成边际影响,尤其是在夏季传统淡季向秋冬消费高峰过渡的节点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库存逐步消化与新一轮捕捞进度推进,鱿鱼价格将呈现结构性波动趋势。整体而言,市场参与者需审慎评估资源动态与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
来源|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本文采用的价格数据来源于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或公开渠道采集,仅代表在单一市场上不同规格品质的成交价。因商品的品质、产地等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