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三农头条公众号 2025-08-05 16:38:10
夏天来了,又到了吃丝瓜的季节~
图/社交平台
丝瓜皮、丝瓜水、丝瓜肉、丝瓜络......丝瓜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但其实,丝瓜也是一味难得的中药,今天就来说一说——浑身是宝的丝瓜。
01丝瓜的来源
丝瓜(学名:Luffa aegyptiaca Mill.),别名天丝瓜、天罗瓜、天络瓜、天吊瓜等,为葫芦科丝瓜属的一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原产自印度,唐末宋初传入我国。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经过千百年的栽培与繁衍,丝瓜已经在中华大地广泛种植。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丝瓜品种。
02丝瓜的药用价值
丝瓜在药用方面的价值,也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记载:“丝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利肠、凉血解毒、通经活络。”
《食疗本草》中提到,丝瓜可“治热烦口渴”,取新鲜丝瓜榨汁饮用,能有效缓解因暑热引起的烦躁、口渴等不适。
《中药大辞典》记载了丝瓜的根、藤、叶 、蒂、皮 、种子、成熟果实维管束(丝瓜络),茎汁等皆可来入药——
丝瓜的果实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
丝瓜叶能清热解毒,外用可治疗痈肿、疔疮;
丝瓜藤有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咳嗽等病症;
丝瓜络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用于筋骨痛,胸胁痛,乳汁不通,水肿等等。
在民间,将丝瓜络、花椒加入高度白酒点燃烧成灰,加蛋清或米醋,放纱布上外敷于疼痛处,可以祛除因寒湿引起的各种疼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丝瓜中的皂甙类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功效。同时,丝瓜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过敏和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这些药理作用使得丝瓜在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03浑身是宝的丝瓜
丝瓜肉
丝瓜作为蔬菜食用也早有出处,《本草纲目》记载“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
丝瓜色泽碧绿,瓜肉柔滑鲜香,爽口不腻,它不仅营养丰富,富含各种维生素和钾、钙、磷、铁、镁、钠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优质蛋白质、皂甙、瓜氨酸等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
丝瓜可烹可炒,清炒丝瓜、丝瓜炒鸡蛋、丝瓜汤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丝瓜络
图/社交平台
去除老丝瓜的黄褐色外皮和种子,所剩下的纤维网状部分就是丝瓜络,丝瓜络是农家常用作洗刷锅碗的厨具。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也记录了以丝瓜络洗涤砚的妙用,这也是用老瓜筋络洗涤器物最早的记载。
现如今,丝瓜络也是重要的工业品原料,国人用丝瓜络变身环保包装材料来替代塑胶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制作工程中无污染,即使使用完丢弃,也能够被大自然吸收成为养分,达到减塑减碳的功效。
丝瓜水
丝瓜的润肤养颜功效常常被人忽视。丝瓜中含有皂苷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还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可用于防止皮肤老化,增白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所以丝瓜汁素来有“美人水”之称。
据研究,丝瓜藤茎汁水也是很好的美容利器,《本草纲目拾遗》称之为“天罗水”。丝瓜藤茎汁水其美容作用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其内服可以清热凉血、解毒益肺,外用于皮肤可以使肌肤细嫩光滑,淡斑增白。在现代研究中,从丝瓜藤茎汁水中能检测到了多糖类,水溶性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成分,也为改善肌肤整体状态提供支撑。
丝瓜食用要注意
尽管丝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但食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本草逢源》中提醒:“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滇南本草》云:“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这是因为丝瓜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以及肾阳虚弱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此外,丝瓜在烹饪时不宜长时间炖煮,以免营养成分流失,同时尽量避免与菠菜、芦荟等同样性凉的食物大量同食,以防加重肠胃负担。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发苦的丝瓜不能吃。若丝瓜发苦说明含有“葫芦素”,一旦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编辑:王浩宇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杨巍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