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21:11:09
寒来暑往,立夏小满芒种夏至,走着走着,暑天就到了。
清早,太阳喷薄而出,开始是红彤彤的,很快就桔红了,紧接着就白花花的一团,燃烧着向中天缓慢升起。到了黄昏,太阳没有半点疲沓,一下一下,稳稳地摇向地平线,西天的云,酣得一塌糊涂。
月亮十分勤勉,即使是上弦月下弦月,月华也饱满,大地的闪烁大大方方,尽管如此,因为白天的炙烤,原野的呼吸是粗重的,这样的夜晚宏大,很抖擞。星星们呢,大面积呈现于天际,一颗颗辨识度不太高,有些朦朦胧胧,它们似乎在游泳,不是蛙泳和自由泳,是蝶泳,流星是有的,大约在进行跳水吧。
雨来了,不是小雨,是大雨和暴雨,也是急雨。风,要么收敛了,要么发着狠。雨里边,一切在狂饮,放肆在喝饱自己。蛙最有情绪,被灌得激昂昂的一大片。没有一株作物能够镇定,它们举高着,舞蹈着,宣泄着,生命,朝着旺盛冲刺。雨是雷电的写意,从东往西,雷不是趟着的,是滚着的,闪电不是闪,是抽,是撕裂。雨中的世界,颤抖,亢奋,蓬勃。
热,一直在覆盖,在深入。早晨一出门,热像一堵墙砸向你,傍晚进门来,热像许多辣辣的手扯着你。一天的温差是很小的。有一种感觉颇为强烈,时间在滴答滴答响,这其实不是响,这是滚烫的脉动,是热浪的喘息。
当然,热是挡不住的,热不是来消灭什么,热的旨意是催发,也可以是鞭策。这个季节,因为热的存在,丰收的意义不断被充实。一个伏天,鱼儿是要长壮实好几圈的,辣椒、茄子、西红柿一个劲地鼓圆身段,石榴花、栀子花、莲花的开放那么称心如意,樱桃、荔枝、黄梅把甜的味道整理得精精当当,至于谷物,总是把嫩嫩的品质提升到金黄的程度,有好多鸟类,比如白鹭、斑鸠、秧鸡等,工作特勤快,相亲相爱也最动人,这正是它们最好的繁殖期。此时,动物和植物们,都接纳着热,融化着热,创造着属于自我的火热生活。
暑,表示着炎热,更意味着忙。田里地里都必须认真打点,到了家里也绝对闲不着,浇水施肥,采摘晾晒,各种活要赶着趟儿,抢着空儿,容不得半点耽搁。最忙的是“双抢”,要抢收早稻,又要抢播晚稻,割稻,扮禾,犁田,插秧,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有序,烈日再毒,劳作不能歇半分,汗水在大伙身上是滋滋地淌着的、跑着的。抢,实际是抢时节,抢收成有个好着落,抢好的念想一点点去兑现。
时间确实是紧的,但日子没有一丝乱象,物候在沿着正经的轨迹行进着。不知不觉,芭蕉的肥大很有规模了、也很透亮了,蝉的潮水也涨过了最高的那一排柳树,而入夜,蟋蟀们的吟唱竟然使村舍染上了迷离,好多好多呓语在轻飏。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深,暑日长,每个人心中的暑天是不一样的。把每一天的农活干好了,农人们在夜里就睡得稳当,在梦里,那些白天的炎热溽热,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清凉。实际上,我们把心态调适好了,把心扉打开,放那些幽的暗的杂的乱的东西飞走,热就不那么烦人了,热的感觉就一而再再而三浅了,凉意,就会渐渐的向你围拢过来。
(陈爱民,男,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笔名艾明,湖南省湘乡市人,湘潭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诗刊》《天涯》《散文》《散文海外版》《星星诗刊》《湖南文学》《作品》《光明日报》《上海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著有文集2部,获省级以上文学奖项2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