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城县18万亩再生稻头茬开镰收割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8-11 21:11:01

近日,河南省商城县18万亩再生稻迎来头茬收割期,金黄稻浪在田野间翻滚,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8月8日,李集乡何楼村斗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连片稻田里一派繁忙。新农人何建强目光紧随着作业的收割机,看着黄澄澄的稻谷不断涌入货车,脸上笑意盈盈:“今年头茬亩产与往年持平,我种植的420余亩再生稻全程实现机械化,既降低了成本,又保住了产量。”饱满的稻穗。

何楼村自2016年试种再生稻以来,在党支部书记周其亮的带领下,种植规模已扩展至近1500亩。“预报近日有雨,村里4个种粮大户正争分夺秒抢收,预计今日可收割近230亩。我们正全力调度机械,力争8月20日前完成全村收割,为二茬生长预留充足时间。”周其亮介绍道。

鄢岗镇曹寨村同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村党支部书记曹启铜手握饱满的稻穗,笑意满面:“今年头茬亩产有望突破1300斤,加上第二茬,全年亩产预计达1800斤以上。全村3800多亩再生稻本月下旬将全部收割完毕,确保颗粒归仓。”作为村里首批试种大户,他牵头成立合作社,注册“豫春河”商标,添置加工设备,成功带动9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

近年来,商城县立足实际,创新再生稻发展模式,推行“五个统一”(统一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着力打造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链式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整乡推进、千亩连片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再生稻示范基地19个,8个乡镇种植规模超万亩,15个村超2000亩;从事该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达400多家,加工企业9家,社会化服务组织80余家,辐射带动4万多户农户。

从2014年的40亩到2025年的18万亩,增产超3亿斤,产值超7亿元。颗粒归仓。

据了解,为保障产业稳健发展,商城县强化技术与政策双重支撑:选优配强专家技术团队,组建优质稻米产业协会,关键农时推行专家联乡包村制度,技术指导到位率超80%;制定《再生稻生产技术规范》《关于发展再生稻和稻渔(鸭)综合种养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技术服务、种植标准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与河南农大、省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建强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将再生稻纳入保险和信贷支持范围,加大保险补贴力度。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奖补产业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打造。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机械化水平等举措,推动再生稻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孝国说。

作者:洪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