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会宁融媒 2025-08-14 15:15:25
盛夏时节,正值马铃薯结薯关键期。在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机械轰鸣与无人机盘旋的“科技协奏曲”取代了传统农忙的热闹,合作社用“铁牛”耕作、“飞防”护苗的“科技套餐”,为马铃薯生长关键期定制精细化管理方案,为秋收丰产上足“科技保险”。
走进基地,一台“身怀绝技”的新型除草覆土一体机正匀速穿梭。与传统农机不同,这台机器集除草、松土、覆土三大功能于一体:旋转的刀盘精准割除杂草,随后犁头将表层土疏松并均匀覆盖在地膜上,不仅有效解决了杂草争肥问题,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
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德明:我们这个除草是除草跟上土一次性完成。它既把杂草除干净了,保持了水分,又把土松软了,如果下雨的话能保墒保湿。上土的作用就是上到地膜上面达到5厘米,能增加结薯的产量,最少是增加三分之一的产量,不上土的话能产到3000斤,如果咱们上土的话就能达到4000斤。
如果说除草覆土一体机是“地上铁牛”,那么天空中盘旋的植保无人机则是“云端飞防手”。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装载着生物农药的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精准巡航,雾状药液均匀洒落在马铃薯叶面上。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文军:这台植保无人机有自动避障功能,可以贴着马铃薯的苗子2.5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飞防,不会伤到根系和马铃薯的叶面。相对人工施药喷药,咱们这个就比较经济、省时、效率高,人工一个人一天可能能喷2—3亩,这台无人机5—10分钟可以喷洒18—20亩,又快又干净。
从“人工作业靠经验”到“科技管理靠数据”,合作社的“陆空组合拳”正改写着马铃薯夏管的老传统。通过机械化精准作业解决田间管理痛点,用无人机飞防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这套 “科技套餐” 不仅大幅提升夏管效率,更给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上了 “双保险”
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德明:总的来说,有我们的多重管理,我想咱们的原种从品质、产量各方面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会宁融媒记者 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