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假专家 “坑农”真骗局

来源: 中国农村网 2025-08-15 15:48:17

“味精加啤酒,增产又增收”“啤酒加红糖,生根又壮苗”“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近日,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伪专家”打着“农技专家”的旗号“粉墨登场”,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展“伪科普”,虚构身份,打造人设,传递错误信息,误导欺骗群众,吸引眼球流量,进而极力推销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以“助农”之名行“坑农”之实。如此“助农”“坑农”骗局,导致农作物农作物减产降效,给农民造成财力物力损失,严重扰乱了农业市场秩序,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还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损害消费者健康,形成了违法违规利益链条。

现实中,一些坑农害农的“伪专家”“伪科普”为何大行其道、屡屡得手?一方面,是“伪专家”钻了农业技术、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发展刚需的空子,利用农民学习新技术、降低种植成本、增收增效增值的朴素心态,精心设计“科普—宣传—销售”的套路,虚构“农业专家”身份,运用速效增产、低价促销等方式伎俩诱导欺骗农民群众;另一方面,农技服务人才资源在不同区域、领域等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在供需失衡的现实因素作用下,“伪专家”以“伪科普”为噱头进行衍生牟利有了生存土壤。

剪断“伪专家”坑农害农的利益链是一项系统工作,要多措并举、立破并举,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切实补齐加固行业监管、农技服务供给、科普教育等短板弱项。

“利剑出鞘”强监管。网信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网络社交平台恶意营销乱象治理,特别是要聚焦短视频领域“伪专家”借农技科普推广营销伪劣农产品等突出问题,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加大监测、打击、曝光等处置力度。前不久,网信部门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并对一批打着农技科普的旗号、散布农业“伪科普”内容、夸大农产品功效、推广营销伪劣农产品的违法违规账号依法依约禁言,同步暂停营利权限。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联动、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大虚假宣传和非法从事农技服务打击治理力度,有效保障农技服务市场有序运行。

农技供给强服务。剪断“伪专家”坑农害农的利益链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技服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精准加大科学农技服务供给,构建“专家—技术—农民”全链条、闭环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技科普宣传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农民对于农业科技、农技服务和农资产品的科学素养和甄别能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唯有不断完善法治、压实责任、加强监管、重塑诚信、用好农技,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的田野上才能收获蓬勃生长的希望和梦想。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