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8-22 09:35:13
8月16日,在央视《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一位名叫庞众望的26岁小伙再次受到关注。而上次是2017年,这位来自贫寒、极度“不幸”家庭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庞众望的人生起点充满艰辛,借住在亲戚的房子里,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双腿截肢,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童年记忆中深刻的画面是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挨家挨户借钱治病。这个细节想想就让人心碎,一个六七岁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却要推着残疾的母亲去寻求帮助。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感恩和坚韧开始萌芽。为了挣钱还债,母亲天天熬夜做针线活儿,手经常被扎破。庞众望看着很心疼,感觉也应该为家里做点儿什么。从小学开始,他坚持捡了六年废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对诺言的守护。
初二的时候,母亲因严重贫血住院,这次是庞众望一家一家找亲戚借钱给母亲看病。这样的经历让他萌发了要通过自己改变家里状况的念头。这念头是压力也是动力,促使他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努力。从初中到高中,庞众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7年更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
而这一次,当庞众望站在2024年《感动中国》领奖台上时,这个清瘦的年轻人眼中闪烁的,不是历经苦难后的沧桑,而是一种澄澈与坚定。他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亿万国人,不仅因为那些催人泪下的艰难岁月,更因为他在苦难中展现出的精神高度——一种“虽身处命运谷底,依然仰望星空并努力攀登”的生命态度。
庞众望爱笑,他说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去难受啊。”而面对愿不愿意讨论家人的问题,庞众望的回答展现了他超出常人的精神境界:“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的家庭有哪里是拿不出去讨论的呢?他们应该羡慕我。”在常人眼中贫困潦倒的家庭,在他心中却是爱与力量的源泉。这种价值判断,不是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而是一种穿透物质表象直达生命本质的洞察。他看懂了母亲轮椅上的坚韧,看懂了姥姥、姥爷皱纹里的慈爱,看懂了亲人之间不需要言说的扶持。
从推着母亲借钱治病的小男孩,到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再到感动中国人物,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乐观向上。他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将苦难化作前进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多大的打击,只要心怀希望、积极面对,就能在黑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