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8-25 10:45:01
三农快评这个夏天,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的大汶河广场格外热闹。每到周末,响亮的号子声便从层层人群中突围而出,传遍大街小巷。一场场“村拔”比赛,场均吸引近千人围观,累计吸引游客17万余人次。从7月12日开拔至今,这场以村为单位的拔河赛事,已成为钢城最火热的文化现象。钢城“村拔”队员主要来自村民、返乡青年和大学生等。参赛选手把各村的土特产融入应援口号,棋山炒鸡、颜庄牛肉等纷纷加入“战斗”,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盛会,实现了“以赛促旅、以旅彰文”。钢城“村拔”是近些年又一个兴起的“村字号”文体活动。放眼全国,从“村BA”到“村超”,从“村跑”到“村厨”,各类“村字号”文体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BA”,观众用锅碗瓢盆加油喝彩,解说员在普通话和苗语之间随时切换,奖品是牛、羊以及银饰、刺绣等当地土特产品,再加上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的现场表演,让这一赛事火爆全网。借助赛事,发源地贵州省台江县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村超”,以稻田为看台,以芦笙为号角,将非遗长桌宴搬进绿茵场,用侗族大歌应和点球心跳。这场发源于贵州榕江的农民足球赛事,将足球运动与民族文化、非遗传承、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带火了文化,带火了经济,助推榕江旅游综合收入在2024年突破108亿元。“村超”“村BA”“村排”“村歌”“村厨”“村马”“村T”“村钓”……这些“村字号”活动融合体育、文化、美食、趣味活动等多种元素,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村字号”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这些活动以村为单位组队,让活动拥有了天然的情感纽带和群众基础,让街坊邻居有了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在这些活动中,农民不再是文化活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同时,这些活动“办在村里、聚在村里、留在村里”,将人们的关注点聚焦到农村,集中展示农耕景观、农特产品、农遗非遗等,让一批新的文化网红村进入大众视野,营造了新的消费体验,培育出新的消费业态,探索出了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文化润乡土,振兴显活力。这些源自乡土、充满烟火气的“村字号”活动,真正让老百姓成为乡土文化的主角。当他们的文化自信被唤醒,产业活力被激发,乡村振兴就拥有了最持久、最深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