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泱泱银鱼跃 丰收喜悦满船归

来源: 白城日报 2025-08-27 15:21:45

一道蓝橙参差于水天之际,青灰的云霭泛浮其间。晨光穿透云隙,洒落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仿佛为即将上演的故事铺开一幅静谧的画卷。

8月20日,大安市月亮泡水库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银鱼捕捞季。凌晨4时,爆竹声声,50余艘渔船切开平静的水面,陆续驶向预定的作业区域。

“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作业?”笔者问道。

“银鱼捕捞是有讲究的。”白城市月亮泡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刘恩民解释说,这个时段银鱼浮在水面,且未进食。银鱼无骨、无鳞、无腥,通体透明,其食道呈直管状肠道结构,一旦摄食,体内便会显出一条明显的黄线。作为可整体食用的名贵鱼种,这会直接影响其品相。“所以,一定要趁它们‘饿着肚子’的时候捕捞。”刘恩民强调。

月亮泡水库所产的大银鱼属高档经济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出口创汇的优质水产品。水库年均银鱼捕捞量约200吨,可创造近900万元经济效益。

天色渐明,笔者登上了水库管理局的快艇。“请大家穿好救生衣。”安全生产科科长周艳峰细致提醒。快艇破浪而行,于晨光中拉出一道银亮的轨迹。“我们这行,天天跟水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敬畏水。”在渔业一线坚守30年的周艳峰,是名副其实的“老把头”。

驶入作业区,只见两艘渔船正“突突”向前,拖曳巨网缓行。“银鱼捕捞采用拖网作业。”周艳峰介绍,渔船行进一段后起网,渔民随后提网倾出渔获。

朝阳升起,水天熔金,映出一片粼粼的光辉。一艘渔船传来喜讯,第一网银鱼成功出水。万千银丝般的鱼儿在网中跳跃,晶莹剔透。“银鱼如银条,出水即生香。”清甜的黄瓜香气自船身弥漫开来,渔民笑容洋溢。这第一网的丰收,是喜悦的序幕,也是希望的开始。

快艇缓缓靠拢,笔者从渔民手里接过一抔银鱼。晨光之中,鱼身流转着水晶般的光泽。远方水面,渔船划过道道涟漪,如网如织,将辛勤与期盼紧密相连。捕捞作业井然有序,渔民默契协作,每一网都是对自然馈赠的庄重应答。此刻的月亮泡,不再只是一片水域,更是一座承载生计与梦想的舞台。

随着太阳升高,水温渐升,银鱼逐渐下沉,最佳捕捞时机转瞬即逝。渔民们争分夺秒,加快收放网节奏,与鱼群下沉拼速度。网眼之间,银光闪烁,如星落人间。每一次起网,都交织着期待与忐忑。

早晨8时许,渔船陆续返航。一箱箱渔获被搬上岸边,分拣区早已准备就绪。渔工们动作娴熟地按规格、品相快速分拣。指尖起落,银鱼归类整齐。伴着微凉的晨风,清冽的鱼香飘散,客商们争相挑选最满意的货品,交易的喧闹声此起彼伏。

“我们选择月亮泡大银鱼出口,今年已是第3年。这里水质优良,银鱼个头均匀、口感鲜嫩。”江苏客商蒋兆明表示,他今年早早和月亮泡水库签订了300万元的采购订单,目前已出口8个国家。

“为保障银鱼产量,2024年冬季我们投放了约27亿粒银鱼卵。”周艳峰说。近年来,白城市月亮泡水库管理局紧扣“稳质增产”目标,持续加大经济鱼种投放规模,把银鱼做成了响当当的特色产业,成为水库渔业中亮眼的“金字招牌”,助力大安渔业提质增效。

10时左右,分装完毕的银鱼被迅速送入冷藏车,开启下一段旅程。在安广镇,部分银鱼正被铺开晾晒,经天然风干后制成银鱼干,便于长期保存与远程销售;另一部分则直接存入冷库,极速锁鲜,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风味,满足市场对鲜银鱼的期待。

据了解,今年是大安市银鱼产业发展的第5年。当地已构建起“科学投放、规模捕捞、订单销售”的链条发展模式,以银鱼为招牌的全市渔业正稳步走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白城日报 张磊 尹雪 刘一潼)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